李乾順的老臉上暴露了豁然的笑容,感慨道:“豪傑出少年,我們這一代人,公然是老了。以往還在揣摩,金人刁悍,大宋何故自保!現在看來,有趙官家在位,該是金人憂愁纔對!”
李乾順大驚,“趙官家,當今天下,能和你我平起平坐的,隻怕唯有大金天子了,難不成要把他請來嗎?”
“可他代表著大遼!在金國的地盤上,另有百萬契丹人,就算是金軍當中,另有契丹降將。我們要對於金人,就不能忽視耶律大石,更不能不在乎昔日的大遼國!”趙桓聲音高亢道:“大宋、西夏、契丹,三國鼎足而立,現在契丹亡於金人之手,我們兩邊締盟,支撐契丹複國,三國共同抗金,規複昔日次序,莫非不好嗎?”
“為甚麼?”
哪怕金國不打西夏,也會差遣西夏去進犯大宋。
趙桓大喜,當即和李乾順並肩而行,到了禦帳。
大宋當然首當其衝,西夏就能置身事外?
趙桓年青,身量瘦高,配上這麼一身行頭,那叫一個威風凜冽,器宇軒昂。
何如打敗仗的人是他,李乾順真冇有多少底氣和趙桓發飆,是以連連點頭,直說豈敢豈敢!
他們是個小國,不像大宋,有容錯率,曲端一支偏師,就殺到了興慶府,如果金國情願,他們也一樣能做到。
趙桓一笑,“皇兄,我感覺應當是三小我。”
何如打了一輩子,最後還是要低頭,向宋稱臣,自稱夏國主。
“趙官家,你籌算如何締盟?可有章程冇有?”
“這也是正論。”李乾順還是點頭,坦白講他覺得趙桓所言的締盟,是兩邊出兵,跟金人死磕,這是他千萬不想乾的。
“何如金人凶虐,烽火連綴,非一時可解。我已經下定決計,要和金人不死不休,犯我國土,殺我百姓,此乃大宋奇恥大辱!朕若不雪恥報仇,誓不為人!”
李乾順道:“耶律大石當然帶著殘部逃到了草原,可他現在兵不過一萬,城不過一座,如何能跟我們締盟?”
成果趙桓竟然冇有提,而是開出瞭如此誘人的前提,真是讓李乾順非常不測。
傻子都曉得要用戰役轉嫁衝突。
當然了,這個天子還是有點難堪的,史乘上如何寫啊?
到底是求而不得!
不過李乾順倒也冇有過分介懷,好歹西夏也有精於春秋筆法的高人,會把事情寫的美滿的。
李元昊起兵稱帝,血戰了幾十年,為的不就是天子二字。
是以李乾順還是決定來見趙桓,他戴著趙桓的襆頭,樂顛顛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