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音早就推測了德妃會往這方麵扯,隻是她一點也不惱。
次日一早,若音打扮的方纔好,冇有原主那麼沉悶,但也冇有在府中時芳華靚麗。
“能吃是福,你本來太清臒了,不好生養,也難怪跟了老四五年,肚子冇點動靜,現在這個模樣,瞧著還算那麼回事。”德妃暗戳戳的催生。
論誰家媳婦進門五年肚子冇動靜,哪個當婆婆的不抱怨兩句?
“嗯,我曉得啦。”若音曉得四爺是個大孝子,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也就跟著四爺,儘儘孝心吧。
一想到德妃,若音微微一頓。
更何況德妃身為婆婆,隻是想抱個嫡孫,略微嘮叨了幾句。
因為她曉得,在這個朝代,長輩就算做錯了,也根基不會報歉的。
若音順著影象,到了德妃的永和宮,紅色的宮牆和朱門,烏黑的瓦片,藏藍色的牌匾,燙金色的大字。
四爺感遭到懷裡的她有些非常,便拍拍她的背脊,安撫她,“冇事的,不消嚴峻,你是她兒媳,額娘不會害你的。”
然後,馬車就持續開往宮裡頭,停在宮裡頭的馬廄。
“好,有勞姑姑了。”若音接過茶盞,悄悄抿了一口。
幾近隻要逢年過節,或者德妃召見,才需求進宮一趟。
她穿了身丁香紫的旗裝,頭上綰著“大拉翅”旗手,旗手上一隻鎏金胡蝶簪子,一支珍珠碧玉步搖,右邊一朵中等大小的粉色簪花。
“謝額娘。”若音起家後,就在本來的玫瑰椅坐下了。
“額娘,兒媳大病初癒,四爺纔將府中事物重新交到我手上,臨時不得空,就冇抄了,還請額娘包涵。”若音恭恭敬敬地回。
不一會兒,德妃穿戴一身茶色的旗裝,看起來三十五擺佈的年紀。
她好脾氣地笑道:“額娘說的是。”
進殿後,德妃不在,翠姑姑給若音上了杯茶,“福晉先坐坐,娘娘在裡邊抄佛經,還不曉得你來了,我這就出來跟她說一聲。”
“之前身子不好,不敢來叨擾娘娘。”若音含笑著客氣,由著翠姑姑把她帶到了大殿。
他必須得占上風............
就連手上的丹蔲,也換成了淺粉的色彩,再戴上三兩個景泰藍護甲。
麵上化著淡妝,不好化的太精力了,她比來把本身吃胖就算了,總要有點大病初癒的模樣。
一番打扮打扮後,若音起家,站在鏡子前照了照,感覺冇有甚麼不當後,就坐上馬車進宮了。
原主在宮裡阿哥所時,經常要進宮給德妃存候,那纔是煎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