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馬狼煙_第1章 撫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郭鐵耙話音剛一落下,彆的一個新兵蛋子辛大光便嗤笑一聲,出口嘲弄。

但是這隊小旗,卻隻要戔戔六小我。

郭鐵耙是個標準的老兵油子,近三十年軍旅生涯,卻連個小旗都冇混上,啟事全出自他的那張臭嘴。

“老郭的話冇弊端!”

俗話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從戎,但是在大明朝,當不從戎卻不是本身能夠決定的。固然嘉靖朝時,因東南抗倭的需求,朝廷慢慢開端推行募兵製。但對於世代參軍的軍戶而言,這戶籍軍籍,卻仍然是冇法竄改的。

大明立國以後,洪武天子設遼東衛,屯田練兵,拱衛邊陲,防備逃竄至此的北元餘孽內侵,數年後升格為遼東都司。永樂大帝即位以後,在靖難之役中闡揚了首要感化的朵顏三衛,便大多活動於遼東四周。固然也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但是兀良哈等三部蒙前人,對於大明卻冇有瓦剌與韃靼那樣的刻骨仇恨。是以,烽火希少,遼東地區的武備,便一日不如一日。

如果被高坐於紫禁城的天子曉得這些,必定會怒不成遏,大發雷霆。可大抵除了他以外,其彆人上至內閣宰輔下至百姓百姓都已是見怪不怪了。

“等有一天,那些野人殺到了你家門口,你娘,大抵就不會如許說了。”

“我呸!”

郭鐵耙臉上的怒容又添了幾分,恨恨道:“那些當官的,有幾個好東西?又有幾個真正不愛財的?不過是尋個由頭藉機敲上一筆,好給他那新納的第十三房小妾買些金飾罷了。”

郭鐵耙笑吟吟道:“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在咱大明朝,不管是從戎還是仕進,都要有一副黑心腸才氣爬上去。像俺老郭,之以是乾了這麼多年的大頭兵寸步不動,就是因為俺的知己還冇被狗給吃掉啊!”

吃空額,領空餉,在大明朝早已是見怪不過。

遼東苦寒,自古亦然。雖遠在戰國期間,遼東便已劃歸到燕國治下,但千餘年來,遼東偏僻貧困卻從未有過竄改。

聽了他這一番臭不要臉,還洋洋得意的說辭,滿懷報國心的劉三和辛大光,立時聽不下去了。

五百年前,崛起於此的女真人,一起吼怒南下,幾近毀滅中原,英勇無敵於天下。但在明朝初年的長白山,苟延殘喘與此的女真人,卻早冇了先人的威風。

撫順以北,有開原,鐵嶺,鎮北關等雄關堅城,以西有撫順關,以南有鴉鶻關。唯有東麵,一片坦途,無窮無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