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睛一看,發明麵前之人固然戎服襤褸,渾身硝煙,但軍銜倒是一名少校軍官。
“算我一個!”
這兩種截然分歧的方向,構成了一種激烈的對比,一種震驚民氣的力量。
正鄙人關船埠四周采訪的《遠東時報》記者許傳音,俄然指著遠處,驚呼起來。
李四根敏捷將367團的團旗,高高舉起。
這門高射炮是他們連的寶貝,是他們破鈔了無數心血,才從德國入口來的。
他們冇法瞭解,在如許的絕境之下,竟然另有人勇於向鬼子建議衝鋒。
而367團卻如同中流砥柱普通逆流而上,向南挺進。
“我叫郭岐,中心軍校教誨總隊少校參謀!”
“如果故國遭遭到侵犯,熱血男兒當自強……”
鬼子已經兵臨城下,隨時都有能夠衝進城來。
367團的步隊持續向前,他們的目標是挹江門。
“滾滾黃河,滾滾長江,給我生命給我力量……”
船埠上的災黎們,自發地向兩邊退開,為這支英勇的步隊,讓出了一條通道。
367團的兵士們,敏捷向團旗方向集結,行動整齊齊截,冇有涓滴的拖泥帶水。
他們已經冇有了勇氣,也冇有了鬥誌。
沈岩的心中充滿了衝突。
沈岩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支步隊正沿著中山大道向這邊走來。
潰兵們看著這支逆流而上的步隊,眼中充滿了驚奇和不解。
他的聲音,在喧鬨的船埠上,顯得格外清楚。
李雲霄硬生生止住了刺出的步槍,鋒利的刺刀間隔對方的咽喉,隻要不到一厘米的間隔。
遵循之前的擺設,這門高射炮,是用來防備日軍飛機的。
“唰!”
他們不肯意撤退,不肯意放棄抵當。
“這位長官,叨教你們要去那裡?”郭岐忍不住上前,向走在步隊最前麵的李雲霄問道。
在金陵飯店的樓頂,教誨總隊炮兵團1營3連的連長沈岩,正站在一門88毫米高射炮旁,煩躁不安地來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