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得鴨蘭、治浦二口,夏浦也。江水左逕上烏林南,村居地名也。又東逕烏黎口,江浦也,即中烏林矣。又東逕下烏林南,吳黃蓋敗魏武於烏林,便是處也。江水又東,左得子練口,北通練浦,又東合練口,江浦也。南直練洲,練名以是生也。
江水又東,湧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湧口。《春秋左氏傳》所謂閻敖遊湧而逸者也。二水之間,謂之夏洲。江水又逕南平郡孱陵縣之樂鄉城北,吳陸抗所築,後王濬攻之,獲吳水軍督陸景於此渚也。
江水左迤為中夏水,右則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派屈西,極水曲之勢,世謂之江曲者也。
又東至華容縣西,夏水出焉。
江水右會湘水,所謂江水會者也。江水又東,左得二夏浦,俗謂之西江口。
又東北至江夏沙羨縣西北,沔水從北來注之。
又東至長沙下雋縣北,澧水、沅水、資水合東流注之。
湘水從南來注之。
有沌陽都尉治。晉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為荊州,鎮此,來歲徙林鄣。江水又東逕歎父山,南對歎州,亦曰歎步矣。江之右岸當鸚鵡洲,南有江水右迤,謂之驛渚。三月之末,水下通樊口水。江水又東逕魯山南,古翼際山也。《地說》曰:漢與江合於衡北翼際山旁者也。山上有吳江夏大守陸渙所治城,蓋取二水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