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62章 泗水 沂水 洙水(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西南過魯縣北。

泗水又左會南梁水。《地理誌》曰:水出蕃縣。今縣之東北,平澤出泉若輪焉,發源成川,西南流分為二水。北水枝出西逕蕃縣北,又西逕滕城北。《春秋左傳·隱公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爭長。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成今後之。公使羽父請薛侯曰:君辱在寡人,周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君若辱貺寡人,則願以滕君為請。薛侯許之,乃長滕侯者也。

《地理誌》曰:出濟陰乘氏縣,又雲:出卞縣北,《經》言北山,皆為非矣。

泗水西逕其縣故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曰:聞守卞者將叛,臣率徒以討之是也。南有姑蔑城。《春秋·隱公元年》,公及邾儀父盟於蔑者也。水出二邑之間,西逕郚城北。《春秋·文公七年·經籍》,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遂城郚。杜預曰:魯邑也,卞縣南有郚城備邾難也。泗水自卞而會於洙水也。

韋昭曰:泗在魯城北。《史記》、《塚記》、王隱《隧道記》鹹言,葬孔子於魯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塚。《春秋孔演圖》曰:鳥化為書,孔子奉以告天,赤爵銜書上,化為黃玉,刻曰:孔提命,作應法,為赤製。《說題詞》曰:孔子卒,以所受黃玉葬魯城北,即子貢廬墓處也。譙周雲:孔子身後,魯人就塚次而居者百有餘家,命曰孔裡。《孔業》曰:夫子墓塋方一裡,在魯城北六裡泗水上。

有大庭氏之庫,《春秋》豎牛之所攻也。故劉公乾《魯都賦》曰:戢兵器於有炎之庫,放兵馬於钜野之坰。周武王封姬旦於曲阜,曰魯。秦始皇二十三年覺得薛郡,漢高後元年為魯國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台,今雖崩夷,猶高數丈。台西百步有大井,廣三丈,深十餘丈,以石壘之,石似磬製。《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帥費人攻魯,公入季氏之宮,登武子之台也。台之西北二裡,有周公台,高五丈,週五十步。台南四裡許則孔廟,即夫子之故居也。宅大一頃,所居之堂,後代覺得廟。漢高祖十三年,過魯,以太牢祀孔子。自秦燒《詩》、《書》,典範淪缺。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已不複知有古文,謂之科鬥書,漢世秘之,罕見見者。於時聞堂上有金石絲竹之音,乃不壞。廟屋三間,夫子在西間東向,顏母在中間南向。夫人隔東一間東向。夫人床前有石硯一枚,何為樸,雲平生時物也。魯人藏孔子所乘車於廟中,是顏路所請者也。獻帝時,廟遇火,燒之。永平中,鐘離意為魯相,到官,出私錢萬三千文,付戶曹孔治夫子車,身入廟,拭幾席劍履。男人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懷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設幾前。孔子寢堂床首,有懸甕。意召孔問:多麼甕也?曰:後也?對曰:夫子甕也,背有丹書,人勿敢發也。意曰:夫子賢人,以是遺甕,欲以懸示後賢耳。發之,中得素書,文曰:後代修吾書,董仲舒。護吾車,拭吾履,發吾笥,會稽鐘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意即召問伯,果服焉。魏黃初二年,文帝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