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60章 睢水 瓠子河 汶水(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地理誌》曰:德會水出昌國西北,至西安入如是也。時水又西逕東高苑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遏令側城南注,又屈逕其城南。《史記》:漢文帝十五年,分齊為膠西王國,都高苑。徐廣《音義》曰:樂安有高苑城,故俗謂之東高苑也。其水又北注故瀆:又西,蓋野溝水注之,源導延鄉城東北,高山出泉。西北逕延鄉城北。《地理誌》千乘有延鄉縣,世人謂故城為從城,延、從字類似,讀隨字改,所未詳也。西北流,世謂之蓋野溝,又西北流,逕高苑縣北,注時水。時水又西逕西高苑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丙倩為侯國,王莽之常鄉也。其水側城西注。

褚先生曰:漢封金安上為侯國,王莽改名之曰城穀者也。瓠河又東,逕黎縣故城南,王莽改曰黎治矣。孟康曰今黎陽也。薛瓚曰:按黎陽在魏郡,非黎縣也,世謂黎侯城,昔黎侯寓於衛《詩》所謂胡為乎泥中?毛雲:泥中,邑名。疑此城也。

又東北過東阿縣東。

瓠河故瀆又東北,左合將渠枝瀆,枝瀆上承將渠於範縣。東北逕範縣北,又東北逕東阿城南,而東入瓠河故瀆,又北逕東阿縣故城東。《春秋經》書:冬,會齊侯盟於柯。《左傳》曰:冬盟於柯,始及齊平。杜預曰:東阿即柯邑也。按《國語》,曹沬挾匕首,刦齊桓公,返遂邑於此矣。

時即耏水也,音而。《春秋·襄公三年》,齊、晉盟於耏者也。京相璠曰:今臨淄唯有澅水西北入泲,即《地理誌》之如水矣。耏、如聲類似,但是澅水即耏水也。蓋以澅與時合,得通稱矣。時水自西安城西南,分為二水,枝津彆出,西流,德會水注之。水出昌國縣黃山,西北流逕昌國縣故城南。

又東南過奉高縣北。

地盤汙下,城居小阜,魏濮陽郡治也。瓠河又東逕秅縣故城南,《地理誌》濟陰之屬縣也。褚先生曰:漢武帝封金日磾為侯國,王莽之萬歲矣,世猶謂之為萬歲亭也。瓠河又東逕鄆城南。《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公自沙隨還,待於鄆。

京相璠曰:《公羊》作運字。今東郡廩丘縣東八十裡有故運城,即此城也。

其東北者為濟河,其東者為時水。又東北至濟西,濟河東北入於海。時水東至臨淄縣西屈,南過太山華縣東。又南至費縣東,入於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