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60章 睢水 瓠子河 汶水(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又東南過奉高縣北。

其東北者為濟河,其東者為時水。又東北至濟西,濟河東北入於海。時水東至臨淄縣西屈,南過太山華縣東。又南至費縣東,入於沂。

京相璠曰:《公羊》作運字。今東郡廩丘縣東八十裡有故運城,即此城也。

褚先生曰:漢封金安上為侯國,王莽改名之曰城穀者也。瓠河又東,逕黎縣故城南,王莽改曰黎治矣。孟康曰今黎陽也。薛瓚曰:按黎陽在魏郡,非黎縣也,世謂黎侯城,昔黎侯寓於衛《詩》所謂胡為乎泥中?毛雲:泥中,邑名。疑此城也。

脈水尋梁濟無二流,蓋《經》之誤。

時即耏水也,音而。《春秋·襄公三年》,齊、晉盟於耏者也。京相璠曰:今臨淄唯有澅水西北入泲,即《地理誌》之如水矣。耏、如聲類似,但是澅水即耏水也。蓋以澅與時合,得通稱矣。時水自西安城西南,分為二水,枝津彆出,西流,德會水注之。水出昌國縣黃山,西北流逕昌國縣故城南。

地盤汙下,城居小阜,魏濮陽郡治也。瓠河又東逕秅縣故城南,《地理誌》濟陰之屬縣也。褚先生曰:漢武帝封金日磾為侯國,王莽之萬歲矣,世猶謂之為萬歲亭也。瓠河又東逕鄆城南。《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公自沙隨還,待於鄆。

世謂之高平渠,非也。京相璠曰:濮水故道在濮陽南者也。又東逕句陽縣西,句瀆出焉。濮水枝渠又東北逕句陽縣之小成陽東垂亭西而北入瓠河。《地理誌》曰:濮水首受泲於封邱縣,東北,至都關入羊裡水者也。又按《地理誌》山陽郡有都關縣,今其城在廩邱城西。考《地誌》,句陽廩邱俱屬濟陰,則都關無隸山陽理。

又北過東郡範縣東北,為注渠,與將渠合。

服從縣西南流。

又東北至梁鄒縣西,分為二。

瓠河自運城東北,逕範縣與濟、濮枝渠合。故渠上承濟瀆於乘氏縣,北逕範縣,左納瓠瀆,故《經》有濟渠之稱。又北與將渠合。渠受河於範縣西北,東南逕秦亭南。杜預《釋地》曰:東平範縣西北有秦亭者也。又東南逕範縣故城南,王莽改名建睦也。漢興平中,靳允為範令。曹太祖東征陶謙於徐州,張邈迎呂布,郡縣呼應。程昱說允曰:君必固範,我守東阿,田單之功可立,即斯邑也。將渠又東會濟渠,自下通謂之將渠,北逕範城東,俗又謂之趙溝,非也。

《地理誌》曰:成陽有堯塚、靈台,今成陽城西二裡有堯陵,陵南一裡有堯母慶都陵,於城為西南,稱曰靈台,鄉曰崇仁,邑號修義,皆立廟。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澤通泉,泉不耗竭,至豐魚笱,不敢采捕。前並列數碑。栝柏數株,檀馬成林,二陵南北列,馳道逕通,皆以磚砌之,尚修整。堯陵東城西五十餘步,中山夫人祠,堯妃也。石壁階墀仍舊。南、西、北三麵,長櫟聊蔭,抉疏裡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