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46章 渭水下(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又一說,交龍捧舉而機不發。但言,今不知其故處矣。

《地說》雲:渭水又東與豐水會於短陰山內,水會,無他高山異巒,統統惟原阜石激罷了。水上舊有便門橋,與便門直對,武帝建元三年造。張昌曰:橋在長安西北,茂陵東。如淳曰:去長安四十裡。渭水又逕太公廟北,廟前有太公碑,筆墨褫缺,今無可尋。渭水又東北與鎬水合,水上承鎬池於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故《詩》雲: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自漢武帝穿昆明池因而地,基構淪褫,今無可究。《春秋後傳》曰:使都鄭客入函穀關,至平舒置,見華山有素車白馬,問鄭客安之?答曰:之鹹陽。車上人曰:吾華山君使,願托書致鎬池君。子之鹹陽,過鎬池,見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款梓,當有應者,以書與之。勿妄發,致之得所欲。鄭客行至鄗池,見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款梓。應曰:諾。鄭容如睡,覺而見宮闕,若王者之居焉。謁者出,受書,入,有頃,聞語聲言:祖龍死。神道茫昧,理難辨測,故無以精其幽致矣。鄗水又北流,西北注,與彪池合。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於鄗。《毛詩》雲:滮,流貌也。而世傳覺得水名矣。鄭玄曰:豐鎬之間,水北流也。鎬水北逕清冷台西,又逕磁石門西。門在阿房宮前,悉以磁石為之,故專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隱甲懷刃入門而脅之以示神,故亦曰卻胡門也。鎬水又北,注於渭。渭水北有杜郵亭,去鹹陽十七裡,今名孝裡亭,中有白起祠。嗟呼!有製勝之功,漸尹、商之仁,是地即其伏劍處也。

《漢武帝故事》曰:建章宮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漸台,高三十丈。漸,浸也,為池水所漸。一說,星名也。南有璧門三層,高三十餘丈,中殿十二間,階陛鹹以玉為之。鑄銅鳳,高五丈,飾以黃金,樓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玉璧門也。

正月亭,民曰京都,其郭門亦曰東京都,即逢萌掛冠處也。第二門本名腐敗門,一曰凱門,王莽改名宣德門,布恩亭。內有藉田倉,亦曰藉田門。第三門本名霸城門,王莽改名仁壽門,無疆亭。民見門色青,又曰青城門,或謂青綺門,亦曰青門。門外舊出好瓜。昔廣陵人邵平為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此門,瓜美,故世謂之東陵瓜。是以阮籍《詠懷詩》曰: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拒阡陌,子母相鉤帶。指謂此門也。南出東頭第一門,本名覆盎門,王莽改名永清門,長茂亭。其南有下杜城,應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門。又曰端門,北對長樂宮。第二門本名安門,亦曰鼎路門,王莽改名光禮門,顯樂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