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劈麵山岡的背後又湧出一隊人馬,人數也有百十餘人,皆是白衣白甲,簇擁著一個穿白少年懦夫。他手中一樣握著一柄方天畫戟,威風凜冽。
隨後,宋江回到宋家村拜見父親。老太公奉告他,官府剋日頒佈了一道赦文,勸他早日自首,以免罪惡減輕。老太公雖擔憂有朝一日還可否與兒子相逢,但更怕他持續在江湖上廝混,萬一落草為寇,或者肇事重蹈覆轍。
兩旁紅白旗號獵獵作響,花腔鼓聲震耳發聵。兩名懦夫一言不發,挺起家中戟,躍上胯下駿馬,於中間寬廣門路上鏖戰起來。戰至三十餘回合,仍難分勝負,場麵非常狠惡,引得花榮與周通連連喝采。
楊芝儲聆聽完他們的經曆,略作深思後言道:“吾修書一封,遣人送往京都,宋押司之事,吾自會措置。花榮,此次交兵務必威震一方,彰顯宋國之嚴肅。保家衛國乃戰將之崇高任務,戍守邊陲係每個軍官之重責。吾先往大帳請命,爾等稍作安息,待諸軍官皆至,再同一領命。”
實則,不但他一人如此,楊誌、林沖、索超亦作此想。終究,他們踏上疆場,以刀槍搏出赫赫威名!
孟州太守置若罔聞,任憑楊芝褚在孟州殺人後揚長而去。隻因楊芝褚身為官員,手續完整,且拜托太守將案牘、贓物送回京都。他實無來由生疑。何況楊芝褚還是步軍都統製。
白衣少年郭盛亦躬身一拜,答道:“鄙人嘉陵郭盛,因販運水銀遭受沉船,無法落草為寇。自幼隨軍中提轄習武,亦善於使戟,江湖上人稱‘賽仁貴’。隻因聽聞此處有人精於長戟,特來一較高低,不想竟能在此相逢諸位豪傑。”
花榮將家眷妥當安設於東溪村後,旋即帶領部眾趕來與楊芝褚彙合,郭盛亦隨之前來。
宋江聽後,好言勸和二人,併發起他們或投奔水泊梁山,或與花榮一同當兵報國。呂方欣然接管了宋江的手劄,前去梁山而去;而郭盛幼年時在軍中學藝,早有當兵之誌,當下便決定隨花榮一同前去。
楊芝褚上馬後將花榮扶起,沉聲道:“將軍請起,宋押司當今狀況如何?”
三千雄師曆經二十餘日的長途跋涉,終究到達大營四周。楊芝褚見到了前來當兵的花榮。周通引領花榮騎馬而來,二人翻身上馬,躬身參拜。
本來一行人擯除著四五十匹駿馬,帶領著一二百人眾,分開了清風寨,朝著鄆州的方向進發。顛末五日的路程,他們已遠遠分開了青州地界。當他們行至一處名為對影山的處所時,隻見兩邊兩座高山巍然對峙,中間則是一條寬廣平坦的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