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武鬆傳_第23章 我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現在梁山有嘍囉兵二萬餘,頭領近百位。武鬆從梁山調出五千嘍囉,由青睞虎李雲、九尾龜陶宗旺等人帶著,動手獨龍崗、晁家莊、柴家莊的清理事情。

月明如晝,梁山一百二十艘大小戰船(大船三十,劃子九十)浩浩大蕩的出了海。

本來北宋期間,那些租種地主地盤的佃農分為兩類,一類為小客,一類為牛客。

武大郎用力忍著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笑道:“一會我就給爹孃燒紙去,我要奉告他們……我弟弟做的事,比天子還巨大!”

武大郎一臉欣喜的走了。

之前耽羅島自成一國,現在被高麗國征服,成了它的附庸。

這艘大船自從孟康這位天下第一造船大師上了梁山後,便動手打造了,晁蓋、宋江都冇機遇乘坐,直到武鬆成了寨主後,纔打造結束。

牛客略微比小客好點有限。牛客本身有牛,日子要比小客敷裕些。因為不必租地主家的牛,以是地主隻收他們五成地租,他們的日子也就勉強還能過下去,家裡人丁少的話,省著點吃,裹腹還是不難的。但要說多充足,那可真就是胡扯了。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武鬆接任梁盜窟主之位後,也做了三件大事。

分到梁山地步的眾耕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給武鬆立長生牌位!每天三柱香,朝夕膜拜,求神佛保佑大仇人平生安然!

武鬆提出第一條的時候,晁蓋、林沖、朱武等人就已經驚的目瞪口呆:“梁山的獨特地形,導致它冇有獨立出產糧食的才氣,不靠劫奪的話,梁山兄弟吃甚麼?”

這些人在大宋活不下去,隻能被逼上梁山,真是夠諷刺。

統統的耕牛全由梁山供應!不管你之前是牛客還是小客,統統耕戶來租梁山的地,隻收三成地租!

武大郎和眾頭領一起下山走了一遭,看到在梁山地步上辛苦耕耘的百姓們,臉上都暴露滿足的笑意,心中那股高傲感油但是出。

這座巨島孤懸外洋,它隔濟州海峽與高麗半島相望,距高麗半島最南端一百七十裡。從梁山起航,最多幾天以內,便能達到。

武鬆請哥哥坐下,給他倒了杯茶,這才長歎道:“我在江湖上走動多年,無數次見到地主逼迫百姓,群眾流浪失所的慘景,當時我就在內心對本身說:倘如有一天由我做主,我決不答應如許的事產生!”

歸去後,他對自家兄弟誇獎道:“二郎,你可真出息了!不但本身成了家大業大的一方魁首,還讓那麼多耕戶過上了好日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