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會商貨幣的采辦力,必須先提一下兩位名家的體例。黃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國大汗青》中是以黃金的代價作為基準來換算的,他根基是根據1兩金=10兩銀=10貫這個假定,以國際金價來推算1貫銅錢明天的代價。吳思先生在他的《潛法則》一書中則是同時利用了米價和銀價作為基準,給出了1兩銀子明天代價的兩個分歧數字。吳思先生彷彿側重於取由米價換算出來的阿誰數據。
固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向在浮動中,但這個假定根基上應當是公道的。宋史有記錄,太宗承平興國二年(997年),“金上等舊估兩十千,今請估八千”(食貨誌),一兩金子從兌10貫到8貫。據《三朝北盟會編》記錄,北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兩代價二十貫,銀每兩一貫五百文。嶽飛的孫子嶽珂的《金陀續編》記錄,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銀每兩二貫三百文,金每兩三十貫文。從這裡能看出,金銀的兌換率差未幾1:10,但金銀貴而銅錢便宜,差未幾銀銅兌換率在1兩對2貫擺佈。這是因為宣和7年(1125年)金兵入侵後,物價飛漲、銅錢貶值的原因。金兵南下後,大片國土淪亡、稅基減小,產銅量也降落,而同時當局開支卻並冇有減少,宋當局財務嚴峻,貨幣也開端粗製濫造(含銅量大幅降落),形成了幣製崩壞和通貨收縮。到了南宋後,1貫銅錢的采辦力遠不如北宋。宋史上記錄,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的一兩銀子可換3貫300文。不過無齋仆人以為,北宋在金兵入侵前,銀銅兌換率為1兩兌1貫仍然是公道的。
3、米價基準
本書呢,一次借糧後,有七成入庫,剩下的30%內裡頭領占半成,也就是5%,下山戰兵15%,守寨官兵與後勤10%,小嘍囉們的犒賞在本書裡應當冇超越原著吧?一樣都是25%。
2、白銀基準
這一百貫錢看著很多,卻起著凝集民氣的感化,省吃省喝省穿省用也不能省這個錢的。
3.撫卹金太高了,竟然有一百貫,搞不起啊,盜窟又要停業了!
1兩銀=1貫銅錢=300元群眾幣
那麼按照二位先生的體例,我們來看看宋朝的一貫到底合明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群眾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