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_第368章 宋江接旨征方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剋日,反賊方臘氣勢放肆,連下潤州、常州、江寧諸地,所到之處,無不望風而逃,城池失守。揚州之地,亦岌岌可危,垂危之聲,不斷於耳。朕深知國度興亡,匹夫有責,況我大宋子民,豈能坐視反賊橫行?

眾將士的神情各彆,有的激昂,有的憂愁,另有的則是難以粉飾的氣憤。

他整了整衣冠,與柴進、吳用倉促往府外而來。

宋江以首觸地,三拜而起,接過聖旨,心中五味雜陳。

而朝廷聖旨一來,他便有了擺脫這個泥潭的最好來由。

宋江說道,“我命你到淮北征糧萬擔,隨後到揚州彙合。糧草乃軍中之重,此事非同小可,務必謹慎行事。”

實在,他自上了梁山就冇籌算著力,因為他一向對宋江有所痛恨,如果冇有宋江,他的莊園就不會被燒作高山,他就不會背井離鄉,走上落草為寇的不歸之路。

朕聞江南之地,乃魚米之鄉,百姓安居樂業,自古繁華。然近有反賊方臘,心胸不軌,膽小包天,竟敢揭竿而起,反叛一方。此賊凶頑非常,肆意燒殺劫掠,導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朕聞之痛心疾首,寢食難安,誓必除暴安良,以慰民氣。

“好,爺爺需求去江南找這個太歲神較量一番!”

他緩緩起家,目光果斷,掃視了一圈廳內的兄弟們。

宋江叮嚀安排傳旨官下榻安息,他捧著聖旨,來到府內,供在大堂之上。

宋江與吳用參議籌糧之策,吳用說淮西旱情加上戰亂,老百姓已經冇有收成。現在隻要淮北還能夠籌到糧草,可派一名頭領前去淮西征糧。

剛出府門,隻見有幾匹高頭大馬劈麵而來,搶先是一名紫袍金帶的傳旨官。

宋江心中一驚,貳心中有個預感,隻如果朝廷使者來了,必然不是甚麼功德。

吳用麵向李逵道:“鐵牛,我傳聞江南有一名太歲神高可立,也用雙斧,早收回話來,最不平的便是梁山黑旋風,要與你單挑,你如果不懼,就隨我們去征方臘,如果怕,就不要去了。”

而眾位梁山豪傑都跟在前麵迎候出來。

在接到聖旨的同時,宋江心頭倒感覺一陣輕鬆,因為他已經在南豐待夠了,如果在此對於盧俊義和盧環,他最是頭痛。

這一過就是十幾日,城中糧草已然不濟。

李應心中暗自嘲笑,他早就不想征討方臘,現在宋江派他去征糧,正中下懷。

而淮北的渙州有糧倉之稱,淮地最大糧庫就在那邊,現在鎮守渙州的是淮北節度使伸開,能夠問他借糧一萬擔。如果對方不給,哪怕給五千擔也能對付一時之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