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大官人1_第四十七章 梁山泊冇有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武鬆早已饑渴,舉起酒碗,也不說話,本身先把酒灌入口內。

那邊武鬆也是將魚湯喝了,讚歎不已,他久在清河縣裡廝混,隻顧吃那雞鴨牛豬,未曾吃過這等河鮮,本日算是一飽口福。

阮小五彆離為張正道和武鬆,各舀了一碗連帶著些許魚肉的魚湯。

那伴計笑道:“五哥好本領,又是一條好魚,我這就拿去後廚。”

但見波光粼粼,槐柳依依,一座水亭,掩映翠珊,四周明窗,賞荷觀景。

隻吃了幾碗酒,三阮口中的張官人便已改成張兄弟,張正道聽著歡暢,便拿起筷箸夾起一塊,放入口中。

三阮見他如此豪氣,便也放開拘束,紛繁舉起酒碗,一同勸酒。

張正道主張已定,便接著喝酒吃肉,不作他想,與這阮氏三兄弟,套友情,結義氣,熟絡豪情,拉攏民氣。

張正道也不與他客氣,便坐了主位,武鬆則是坐在他中間,三阮順次坐了。

張正道曉得這三人都是豪放不羈的真豪傑,便也拚下幾碗酒去,惹得世人獎飾不已。

自五代始,至大宋政和元年,黃河曾多次鄙人流決口,而每決口一次,大水便會將梁山四周的地盤淹冇。

阮小二選了一處賞景的好位置,而後說道:“官人,請上座。”

張正道又問道:“那島中現在可有能人?”

酒過三巡,那店伴計將做好的鯉魚端了上來,倒是後半身清蒸,前半身熬成魚湯,分兩個器皿裝了。

阮小二放下酒杯,笑道:“不瞞兄弟,這水泊中確切有一個好去處,在水泊中間,有一座好大的島,島上俱是百年輪的高大樹木,四周高山,中間裡卻有鏡麵也似的一片高山,可方三五百丈之闊。”

待又閒談了半晌,張正道望向八百裡水泊中的連天蘆葦,問道:“二哥,我聽聞這水泊裡,有一個好去處?”

張正道心中猜想,看來這王倫和杜遷,還未因受鳥氣,來這梁山泊落草為寇,或許這二人此時也還冇有投奔那滄州小旋風柴進的家中迴旋。

趁著王倫未到,先占有了此處?

此中有三次範圍浩大的決口,第一次便是在五代十國期間,後晉開運元年,滑州河決,侵汴、曹、濮、單、鄆五州之境,環梁山合於汶水。

武鬆亦是知貳情意,便與這三阮幾次吃酒,一時候,酒又過兩巡,先前那桶酒卻已喝儘,阮小二便叫店伴計再取一桶酒,持續喝。

阮氏弟兄,將三隻船撐到水亭下,穿過一片荷花葉,都纜了繩索,便扶著張正道和武鬆下船登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