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2_第33章 楊誌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老都管道:“四川,兩廣,也曾去來,未曾見你這般矯飾!”

冇半碗飯時,隻見遠遠地一個男人,挑著一付擔桶,唱上岡子來,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天孫把扇搖!

楊誌罵道:“這牲口不慪死俺!隻是打便了!”拿起藤條,劈臉又打去。

那賣酒的男人說道:“這桶酒被那客人饒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饒了你世人半貫錢罷。”眾軍漢湊出錢來還他。那男人收了錢,挑了空桶,仍然唱著山歌,自下岡子去了。那七個販棗子的客人立在鬆樹當中,指著這一十五人,說道:“倒也!倒也!”隻見這十五小我,頭重腳輕,一個個麵麵廝覷,都軟倒了。那七個客人從鬆樹林裡推出這七輛江州車兒,把車子上棗子都丟在地上,將這十一擔金珠寶貝都裝在車子內,粉飾好了,叫聲“聒噪”,一向望黃泥岡下推去了。楊誌口裡隻是叫苦,軟了身材,掙紮不起,十五小我眼睜睜地看著那七小我把這金寶裝了去,隻是起不來,掙不動,說不得。

楊誌道:“你也冇分曉了!如何使得?這裡下岡子去,兀自有七八裡冇人家。甚麼去處。敢在此歇涼!”

本來楊誌吃得酒少,便醒得快;爬將起來,兀自捉腳不住;看那十四小我時,吵嘴流涎,都動不得。楊誌憤悶道:“不爭你把了生辰綱去,教俺如何歸去見梁中書,這紙領狀須繳不得。”――就扯破。――“現在閃得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待走那邊去?不如就這岡子上尋個死處!”撩衣破步,望著黃泥岡下便跳。

恰是∶就義落花三月雨,培植楊柳九秋霜。畢竟楊誌在黃泥岡上尋死,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化。

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趕他世人先走。”楊誌拿著藤條,喝道:“一個不走的吃他二十棍!”眾軍漢一齊叫將起來。數內一個分辯道:“提轄,我們挑著百十斤擔子,須不比你白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當人!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隻顧逞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