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2_第32章 楊誌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次日,天氣未明,世人起來,都要乖涼起家去。楊誌跳起來,喝道:“那邊去!且睡了!卻理睬!”

眾軍忍氣吞聲,隻得睡了。當日直到辰牌時分,漸漸地打火吃了飯走。一起上趕打著,不準投涼處歇。

那十一個廂禁軍口裡喃喃呐呐地怨悵;兩個虞候在老都管麵前絮嘮叨聒地搬口,老都管聽了,也不著意,心內自惱他。

三阮那邊肯受。吳用道:“朋友之意,不成相阻。”三阮方纔受了銀兩。一齊送出莊外來。吳用附耳低言道:“這般這般,至期不成有誤。”三阮相彆了,自回石碣村去。晁蓋留住公孫勝,劉唐在莊上。吳學究常來議事。

次日五更起來,安排早餐吃了,晁蓋取出三十兩花銀送與阮家三兄弟,道:“權表薄意,切勿推卻。”

此時恰是蒲月半氣候,雖是晴明得好,隻是熾烈難行。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隻得路上行。自離了這北京五七日,端的隻是起五更,趁早涼便行;日中熱時便歇。五七今後,人家漸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楊誌卻要辰牌起家,申時便歇。那十一個廂禁軍,擔子又重,無有一個稍輕,氣候熱了,行不得;見著林子便要去安息。楊誌趕著催促要行,如若愣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兩個虞候雖隻背些包裡行李,也氣喘了行不上。楊誌便嗔道:“你兩個好不曉事!這乾係須是俺的!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漸漸地挨!這路上不是耍處!”那虞候道:“不是我兩個要慢走,實在熱了行不動,是以掉隊。前日隻是趁早涼走,現在恁地正熱裡要行,恰是好歹不均勻!”楊誌道:“你這般說話,卻似放屁!前日行的須是好空中;現在恰是難堪去處,若不日裡趕疇昔,誰敢五更半夜走?”兩個虞候口裡不言,肚中深思:“這廝不直得便罵人!”楊誌提了樸刀,拿著藤條,自去趕那擔子。

晁蓋道:“這位秀士先生便是智多星吳學究。”公孫勝道:“吾聞江湖上人多曾說加亮先生大名。豈知緣法卻在保正莊上得會。隻是保正疏財仗義,以此天下豪傑都投門下。”晁蓋道:“再有幾個瞭解在內裡,一發請進後堂深處相見。”三小我入到內裡,就與劉唐,三阮,都相見了。世人道:“本日此一會應非偶爾,須請保正哥哥正麵而坐。”晁蓋道:“量小子是個窮仆人,怎敢占上!”吳用道:“保正哥哥年長。依著小生,且請坐了。”晁蓋隻得坐了第一名。吳用坐了第二位。公孫勝坐了第三位。劉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了第六位。阮小七坐了第七位。卻纔聚義喝酒,重整杯盤,再備酒肴,世人飲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