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_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且不說寶光國師同石寶、白欽、景德、夏侯成五個守住烏龍嶺關隘。卻說宋江自折了將佐,隻在桐廬縣駐紮,按兵不動。一住二十餘日,不出交兵,忽有探馬報導:"朝廷又差童樞密犒賞,已到杭州。聽知分兵兩路,童樞密轉差大將王稟,分犒賞,投昱嶺關盧前鋒軍前去了。童樞密即目便到,親犒賞。"宋江見報,便與吳用眾將,都離縣二十裡驅逐。來到縣治裡,開讀聖旨,便將犒賞分給眾將。宋江等參拜童樞密,隨即設席管待。童樞密問道:"征進之間,多聽得損折將佐。"宋江垂淚稟道:"往年跟從趙樞相,北征遼虜,兵將全勝,端的未曾折了一個將校。自從奉敕來征方臘,未離京師,起首去了公孫勝,駕前又留下了數人,進兵渡得江來,但到一處,必折損數人。近又有8、九個將佐,病倒在杭州,存亡未保。前麵烏龍嶺殺二次,又折了幾將。蓋因山險水急,難以對陣,孔殷不能打透關隘。正在憂惶之際,幸得恩相到此。"童樞密道:"今上天子,多知前鋒建立大功,後聞損折將佐,特差下官引大將王稟、趙譚,前來助陣。已使王稟賞往盧前鋒處,分表給散眾將去了。"隨喚趙譚與宋江等相見,俱於桐廬縣駐紮,飲宴管待已了。

欲識龍君真姓字,萬鬆林下讀殘碑。

當下便遣鄭彪為前鋒,調前部軍馬出城進步。包天師為中軍,夏侯成為合後,軍馬進發,來救睦州。

本來這包道乙祖是金華山中人,幼年削髮,學左道之法。向後跟了方臘,謀叛造反,但遇比武,必使妖法害人,有一口寶劍,號為玄元混天劍,能飛百步取人。幫手方臘,行不仁之事。是以尊為靈應天師。那鄭彪原是婺州蘭溪縣都頭出身,自幼使得槍棒慣熟,遭際方臘,做到殿帥太尉。酷好道法,禮拜包道乙為師,學得他很多神通在身,但遇殺之處,必有雲氣相隨。是以,人呼為鄭魔君。這夏候成,亦是婺州山中人,原是獵戶出身,慣使鋼叉,自來跟著祖丞相管領睦州。當日三個在殿帥府中,商討起軍,門吏報導:"有司天寺人浦文英來見。"天師問其來故,浦文英說道:"聞知天師與太尉將軍三位,提兵去和宋兵戰。文英夜觀乾象,南邊將星,皆是無光,宋江等將星,另有一半明朗者。天師此行雖好,隻恐倒黴。何不回奏主上,籌議投拜為上,且解一國之厄。"包天師聽了大怒,掣出玄元混天劍,把這浦文英一劍揮為兩段,急動文書,申奏方臘去訖,不在話下。史官有詩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