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_第一百一十六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解寶

話說當下張橫聽得道冇了他兄弟張順,煩惱得昏暈了半晌,卻救得復甦。宋江道:"且扶在帳房裡調節,卻再問他海上事件。"宋江令裴宣、蔣敬寫錄眾將功績,辰巳時分,都在營前堆積。李俊、石秀活捉吳值,三員女將活捉張道原,林沖長槍戳死冷恭,解珍、解寶殺了崔,隻走了石寶、鄧元覺、王績、晁中、溫克讓五人。宋江便出榜安撫百姓,賞勞全軍,把吳值、張道原解赴張招討軍前,斬首實施。獻糧袁評事申文保舉作富陽縣令,張招討處關領空頭官誥,不在話下。眾將都到城中歇下,擺佈報導:"阮小七從江裡登陸,入城來了。"宋江喚到帳前問時,說道:"小弟和張橫並侯健、段景住帶領海員,海邊覓得船隻,行至海鹽等處,希冀便使入錢塘江來。不期風水不順,打出大洋裡去了。急使得返來,又被風突破了船,世人都落在水裡。侯健、段景住不識水性,落下去死海中,浩繁海員各自逃生四散去了。小弟赴水到海口,進得赭廟門,被潮直漾到半山,赴水返來。卻見張橫哥哥在五雲山江裡,本待要登陸來,又不知他在那地裡。昨夜瞥見城中火起,又聽得連珠炮響,想必是哥哥在杭州城殺,以此從江裡登陸來。不知張橫曾到岸也未曾?"宋江說張橫之事,與阮小七曉得,令和他本身兩個哥哥相見了,依前管領水軍頭領船隻。宋江傳令,先調水軍頭領,去江裡清算江船,服侍征進睦州。想起張順如此通靈顯聖,去湧金門外,靠西湖邊,建立古刹,落款"金華太保",宋江親去祭奠。厥後收伏方臘,有功於朝,宋江回京,奏知此事,特奉聖旨,敕封為"金華將軍",廟食杭州。

楊春

王英

單廷

楊雄

郭盛

淩振

朱仝

鄒潤

石秀

李逵

扈三娘

童猛

林沖

杜遷

宋江在桐廬紮駐寨柵,又見折了阮小2、孟康,在帳中煩惱,寢食俱廢,夢寐不安。吳用與眾將苦勸不得,阮小7、阮小五,掛孝已了,自來諫勸宋江道:"我哥哥本日為國度大事,折了性命,也強似死在梁山泊,藏匿了項目。前鋒主兵不須煩惱,且請理國度大事。我弟兄兩個,自去複仇。"宋江聽了,稍稍回顏。次日,仍複整點軍馬,再要進兵。吳用諫道:"兄長未可急性,且再深思戰略,度嶺未遲。"隻觀點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原是獵戶出身,巴山度嶺得慣,我兩個裝做其間獵戶,爬上山去,放起一把火來,教那賊兵大驚,必定棄了關去。"吳用道:"此計雖好,隻恐這山險要,難以進步,倘或失腳,性命難保。"解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自登州逃獄上梁山泊,托哥哥福廕,做了很多年豪傑,又受了國度誥命,穿了錦襖子,本日為朝廷,便粉骨碎身,酬謝仁兄,也不為多。"宋江道:"賢弟休說這凶話!隻願早早乾了大功回京,朝廷不肯虧負我們。你隻顧經心極力,與國度著力。"解珍、解寶便去拴束,穿了皋比套襖,腰裡各跨一口快刀,提了鋼叉。兩個來辭了宋江,便取巷子望烏龍嶺上來。此時纔有一更氣候,路上撞著兩個伏路小軍。二人成果了兩個,到得嶺下時,已有二更。聽得嶺上寨內,更鼓清楚,兩個不敢從通衢走,攀藤攬葛,一步步爬上嶺來。是夜月光亮朗,如同白日,兩個三停爬了二停之上,瞥見嶺上燈光閃閃。兩個伏在嶺門邊聽時,上麵更鼓,已打四更。解珍悄悄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氣無多時了。我兩個上去罷。"兩個又攀附上去。正爬到岩壁崎嶇之處,絕壁險要當中,兩個隻顧爬上去,手腳都不閒,卻把□膊拴住鋼叉,拖在背後,颳得竹藤亂響,山嶺上早吃人瞥見了。解珍正爬在山凹處,隻聽得上麵叫聲:"著!"一撓正搭住解珍頭髻。解珍急去腰裡拔得刀出來時,上麵已把他提得腳懸了。解珍心慌,趕緊一刀,砍斷撓,卻從空裡墜下來。不幸解珍做了半世豪傑,從這百十丈高岩上,倒撞下來,死於非命。上麵都是狼牙亂石,粉碎了身軀。解寶見哥哥顛將下去,急退步下嶺時,上頭早滾下大小石塊,並短弩弓箭,從竹藤裡射來。不幸解寶為了一世獵戶,做一塊兒射死在烏龍嶺邊,竹藤叢裡,兩個身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