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大手一揮,下達旨意。
“帝心如淵,深不成測!我等不敢猜想阿......”
“陛下息怒!”另一大臣也趕快出列。
可台下百官,現在哪還敢出聲,都低垂著頭,不知在思考些甚麼。
待百官退儘,李世民徑直向後宮立政殿走去,此番他是要與長孫皇後商討長樂公主的婚事。
“雖說他操行略有瑕疵,可到底是長孫家的孩子。麗質嫁疇昔,今後在長孫家的職位定是不低,不會有錯的。”
“上朝!”
李世民聲音降落,卻透著嚴肅。
“黃口小兒,竟敢這般狂悖!”百官聞言,皆是身軀一震。
“陛下,千萬不成啊!”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大臣出列。
薑融站在一旁,心中暗自迷惑,本身一介草民,無官無職,為何本日被特地召來朝堂,現在見這陣仗,算是明白了幾分。
想當初,吐穀渾賊軍頻繁擾亂大唐邊疆,李世民漂亮派人前去和談,乃至籌算將大唐公主許配給他們的可汗,可對方竟全然不承情,對使者避而不見。
“二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實在不忍心看麗質平生不幸。”長孫皇後握住李世民的手,眼中儘是要求。
薑融回過甚,目光冰冷地直視那人:“你們這些官員,到底是吐穀渾的臣子,還是我大唐的臣子?”
百官擺列兩旁,緊緊跟從著步隊進入大殿,跟著那道明黃色身影穩坐於龍座之上,文武百官儘數跪倒在地。
李世民悄悄扶著長孫皇後在桌前坐下,目光帶著扣問。
“我也傳聞了,不過彷彿是名瀚吧!那少年詩句寫的甚妙,連我看了都想去疆場上廝殺一番!”
“陛下天威浩大,此次出征定當一帆風順!”
現在的李世民滿腦筋都是政治衡量,想著若長樂公主嫁疇昔,便能將長孫家完整綁在本身的戰船上。
“對了,聽這京都的坊間傳言,這昨日裡似是有一瀚姓少年創了首新的詩文啊!”
李世民冷眼掃過世人,心中明顯極其不悅,這些話,他現在半個字都不想聽。
“回陛下,臣一片熱誠,皆是為了大唐!若陛下質疑,臣願血濺當場……”
此言一出,世人頓時啞口無言。朝堂上本來主戰的官員們像是被撲滅了鬥誌,紛繁跪地,齊聲高呼:“懇請陛下出兵吐穀渾!”
“陛下,薑大人求見!”
“雖說蠻夷不懂禮數,可我大唐乃是禮節之邦,若此番冒然出兵,隻怕今後那些小國再無一人敢與我邦交好。”
事已至此,世人皆知這一仗是非打不成了,此時不奉迎皇上,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