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建悄悄地一笑,然後說道:“我們不與她同路上山就是了,她走這官道的石級上山,我們就從側麵上山。賢弟在這裡做大族翁,不會把工夫都遲誤了吧?”
第六回 落塵凡遇姐姐,花雨笑容
“賢弟過獎了,那些武功心法等,都是江湖上的朋友們給我的謬讚,實在是不值一說的。”於建謙善說道,“愚兄對本身的賦詩之藝,倒是一向自誇的。那就獻醜了。”
楊治連連說了三個“好詩”,內心對於建的佩服之情溢於言表。
他二人都是江湖豪客,甚喜喝酒,隻是本日扮作了墨客模樣,自是不能像平時一樣大碗的喝酒,大口的吃肉。石桌上放著的也是一個小盞,二人碰一下,一飲而儘。然後,又相互客氣的吃菜。
楊治撫掌獎飾道:“兄長公然是好詩啊!‘百花山中四時春’正應了這風景無窮的百花山,這第二句‘玉環獨寵蒙聖恩’乃是暗喻,此山是唐玄宗與楊玉環放情玩耍之所,在這裡楊貴妃獨得天子寵嬖。第三句‘借得彼蒼五百年’果然是豪放!這世上哪有人有此大誌,敢向彼蒼索要壽命!這最後一句‘今後不與這凡塵’,就是江湖中人的宿命,如果有朝一日少了打打殺殺,清平悄悄的乾坤,豈不是讓萬民過上好日子了?好詩、好詩、好詩!”
楊治點頭,看著百米以外模糊若現的知名寺,也非常感慨的說道:“這寺廟八百多年了,善男信女來許願和還願的很多,佈施者也多,以是每隔幾年都要好好的修補一番,是以看著不但更加的寂靜,並且仍然如新。”
於建也拱手說道:“賢弟也是太客氣了,這都是長安城裡的良庖摒擋,我豈有不知的事理。這些菜不但是色香味俱全,還甚合我的胃口。愚兄對賢弟的接待,那是非常的感激之至的。來,我們先喝了這杯。”
“哈哈,紅閣兄不要藐視了我,工夫常練,固然已經大不如前,比起紅閣兄不敷,但是登山還是能夠對付的。”楊治起家站起來,看著那頂肩輿從亭子下走過。
“賢弟,我們已經走了好久,山勢雖不格外峻峭,卻也難行的很。”於建腳力還不錯,但是也感到有點累。回過甚看著身邊的楊治說道,“我看前麵有一個涼亭,內裡還冇有人,不如我們出來稍作歇息如何?”
約莫過了有半個時候,兩個墨客吃罷了午餐,籌辦稍事安息後再上山。仆人和書童上了亭子,早就把杯盤等清算了下去,又給他們倒好了茶水。二人喝著茶,臨時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