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誘夫_第43章 誘夫第三十六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48、袁紹儘滅寺人:東漢末年,寺人當政,大將軍何進召前將軍董卓進京幫手誅滅寺人,反被寺人行刺,袁紹、袁術引兵入宮,大殺寺人兩千多人,寺人張讓、段珪(gui)挾帝出逃,後被逼投水他殺。

70、淝水之戰:十六國期間,前秦苻(fu)堅討伐東晉,其前鋒軍隊被晉軍擊潰,秦晉兩軍夾淝水對陣。晉軍要求秦軍後撤,以便渡河一決勝負,在秦軍撤退之際,秦軍中有人疾呼:秦軍敗了,秦軍大亂,晉軍乘勝反擊,大獲全勝。幸運逃脫者丟盔棄甲,連聽到“風聲鶴唳(li)”也覺得是晉軍到了。這就是史上馳名的“淝水之戰”。

51、官渡之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北方的袁紹產生了牴觸,公元200年,袁紹派軍10萬進軍,先是大將顏良、文醜被暫降曹操的關羽所殺,構成了官渡對峙。袁紹謀士許攸(you)獻計不被采取,且家人被逮捕,棄袁投曹,並向曹操獻計火燒袁紹糧營烏巢,一戰將袁紹擊敗,兩年後袁紹憂憤而亡。官渡之戰是汗青上聞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後曹操各個毀滅袁紹殘存,同一了北方。

60、自蜀漢建興5年起,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後主劉禪(shan),六次出兵北伐,史稱“六出祁山”。在最後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終因心力交瘁(cui),病逝,年僅54歲。固然冇有實現同一中原的慾望,但他的聰明微風致萬古流芳,他為蜀漢的穩固和生長真正做到了“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66、公元308年,匈奴人劉淵稱帝,國號漢,十六國開端,公元316年漢軍大肆打擊西晉都城長安,晉湣帝赤上身,乘羊車出城請降,西晉滅亡。次年東海王司馬越侄司馬睿(rui)在南邊建業正式稱帝,為晉元帝,建立東晉王朝,任王導為宰相,共同執掌朝政,實為“王與馬,共天下”,司馬睿亦因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麵,終究煩悶病死。

58、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59、關羽因粗心失荊州,公元222年,劉備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出兵三峽,打擊東吳,在彝(yi)陵猇(xiao)亭被陸遜打敗,於次年病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