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重,弱智太子司馬衷即位,為晉惠帝,晉惠帝皇後賈南風(賈後)凶險暴虐,前後撤除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wei),廢太子(後毒殺),趙王司馬倫結合齊王司馬囧(jiong)拔除賈後,司馬倫稱帝,以後各諸侯為爭奪皇位展開了廝殺,有: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yong)、長沙王司馬乂(yi)、東海王司馬越,加上被賈後所殺的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史上稱“八王之亂”,持續16年,獨剩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毒死晉惠帝,立司馬熾(chi)為帝,即晉懷帝,西晉王朝今後式微。
我是萌萌噠防盜章,誘夫到了第三十六計,要放大招了哦,明天不更,明天兩章合一
46、黃巾軍叛逆:東漢晚期,官宦和外戚兩大個人瓜代專政,社會動亂不安,公眾流浪失所。冀(ji)州钜鹿人張角提出“彼蒼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標語,停止了大範圍的農夫叛逆,規定義兵以黃巾纏頭,故稱“黃巾叛逆”,後被官軍彈壓,餘部反叛了20餘年,使得東漢王朝奄奄一息。
6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mao),曹丕之孫,公元260年,因司馬昭權勢日重,危及帝位,宣稱司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衛士、僮仆討伐司馬昭未果被害;曹髦身後,司馬昭立曹奐(huan)為帝,即魏元帝,本身獨攬大權。
67、十六國:從劉淵的後漢開端,北方的一些民族前後建立了很多國度,史上稱為“十六國”,南邊由東晉統治。十六國與東晉並立百餘年。
51、官渡之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北方的袁紹產生了牴觸,公元200年,袁紹派軍10萬進軍,先是大將顏良、文醜被暫降曹操的關羽所殺,構成了官渡對峙。袁紹謀士許攸(you)獻計不被采取,且家人被逮捕,棄袁投曹,並向曹操獻計火燒袁紹糧營烏巢,一戰將袁紹擊敗,兩年後袁紹憂憤而亡。官渡之戰是汗青上聞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後曹操各個毀滅袁紹殘存,同一了北方。
66、公元308年,匈奴人劉淵稱帝,國號漢,十六國開端,公元316年漢軍大肆打擊西晉都城長安,晉湣帝赤上身,乘羊車出城請降,西晉滅亡。次年東海王司馬越侄司馬睿(rui)在南邊建業正式稱帝,為晉元帝,建立東晉王朝,任王導為宰相,共同執掌朝政,實為“王與馬,共天下”,司馬睿亦因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麵,終究煩悶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