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風流人物_第49章 甲字卷 馮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風雅一些的,書坊、文墨、古玩鋪子,又或者買些店麵收租,不講究的那便是甚麼都能夠,錢莊、金銀鋪、皮貨鋪、南貨鋪、布莊、綢緞莊、藥鋪,都是官員們常常運營的行當,船運、車馬行、酒樓也有很多官員采納半遮半掩的體例入股。

這年初就是那麼講究,像李三才那邊,本身就算是遞上紅包,人家也收了,至於說名帖送到冇有,你不曉得,或者說送到了,身份太不起眼,人家直接丟在最下邊去了,弄不好李三才連看都冇看到。

這久走夜路必闖鬼,偶然候免不了把柄被下屬或者禦史拿住,那就隻能自求多福了。

馮家在宛平縣有幾個莊子,大抵有一千多畝地,在大同那邊也有幾百畝地,彆的在大同城裡另有一處金銀鋪和一個生藥鋪。在臨清這邊也有兩百畝地,不過臨清這邊都是拜托福伯兩口兒管著,每年安排來人收一次租子和帶點兒土特產歸去。

如果想要日子過得更津潤的,除了這田產外,免不了還要運營一些其他謀生。

冇有友情想要去登門拜見,再冇有點兒辦理,你便往飯點兒等吧,冇準兒到了時候便是一句老爺乏了歇息了,不見客了,明兒個請早。

如那左良玉所言,那臨清城中馳名的富商席家老爺要想在民亂時入內城藏身,便被拒之門外,但是換了周家老太爺帶著家人想要入城躲難,那便允了。

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句話真不是吹的,這處所上督撫門檻也都一樣。

這麼漸漸一回味,馮紫英才認識到彷彿這個期間都是如此,不管文官武官,光靠著那點兒俸銀是甭想贍養一家人的,而要想日子過得餘裕,都得要有些本身的謀生。

既然已經擺脫不了這個環境了,那麼你就要學會適應,隻要在適應並如魚得水以後,你才氣真正融入,而要想竄改法則和環境,那麼就請你先在這個法則和環境下儲存強大以後,達到必然級數和氣力再來講。

當然像當鋪、放貸這等就是些不入流的了,免不了會有些糾葛,輕易壞名聲,如果文官士紳普通是不屑於此道的,倒是一些武將或者捐官出身的頗好此道。

每年各路上官節假日的冰炭貢獻,各種同年同科同僚之間的應酬,房師座師那邊逢年過節的拜訪,人能夠不到,手劄和節禮你能不到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