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常常想到那些個個自稱忠臣,在朝堂上一副慷慨激昂、忠心耿耿、一心為國的模樣,背後裡卻陽奉陰違、串連勾搭的噁心活動,就讓趙勃一陣氣悶。
“父皇,不辛苦的!兒臣謝過父皇的體貼!父皇,這軍務繁忙是真,可不是藉口,您也知河北的杜世充,現在擁兵三十萬,一向對著關內虎視眈眈,兒臣可不敢有一絲懶惰。”
趙世瑤對於減輕賦稅的事,也隻能是在她父皇麵前說上一說,以目前朝中的情狀來看,她也曉得這事冇那麼輕易辦,既然如許,也冇有持續說下去了。
皇上對於這個女兒,是真敬愛好的。世瑤公主從十六歲便上了戰陣,為著趙氏江山,不吝血戰疆場,死守漢中。今又替朝廷駐守葦澤關,謹防著河北的杜世充,在皇上心中“巾幗不讓鬚眉”這個詞,也隻要他的立穎女兒才配得上了。
“父皇,以兒臣一起行來所見所聞,如果朝廷再不減免賦稅,底層的群眾怕是更難過了。現在的流民以夠多了,如果再如許下去,隻怕流民又會增加,……父皇,這多量的流民堆積,輕易生亂啊!本年的水災讓關隴大地農夫支出減半,再把賦稅一交,根基上都是家徒四壁了。……在路上一戶老農家,三口人,三個饃,三個米糠糰子,一碗冇有油花的野菜湯就是他們一家的午餐……”
他眼中儘是寵溺的看著坐在一旁的四女兒趙世瑤:“立穎,辛苦你了,這一起上,可還順利?……哎,早就盼著你返來,你老是以軍務繁忙作藉口,如何?這京中比不上你那葦澤關?”
趙世瑤安靜的坐在皇上的中間,說話的口氣也如一個淺顯家庭的父女對話般一樣,隻是她端坐不動的身子,才氣感遭到多了份與淺顯家庭分歧的端方。
實在這幾年來,自他建國後,皇上的嚴肅,政務的煩瑣,加上父女倆聚少離多,多少都給他們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竄改。——親情的疏離!
趙世瑤自幼喪母,幼時便與現在的二皇子趙世宇及其母親李貴妃親善。但她與現在的皇後及其他幾個貴妃多少還是有些冷淡的。當今皇上並不沉湎於酒色,能夠一個能打天下的新君,都會有勵精圖治的思惟,如此後宮的幾位主子都還是當初皇上年青時娶的六位中的五位夫人,遺憾的是趙世瑤的母親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