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兄殺父,我登上大位_第110章 曹孟起異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陽:“東歸陳留嗎..吾看迎天子回汝南更加妥當啊。”

曹孟哪受得了這般指責,當場拍案而起,痛斥朝廷忘恩負義,若不是勤王軍搏命抵抗,涼州軍早就踏破司州。

“一群亂臣賊子!想體例把他們的兵權都收了...”

歡然,徐州軍另有三萬多兵馬。

曹孟一回營帳,就緊鑼密鼓安排起來,遴選最精銳的士卒藏於營帳側幕與火線軍帳,又讓弓弩手暗藏在高處。

司州的官員們躲在賀奎身後,眼神閃躲,賀奎硬著頭皮出麵應對,話裡話外都在表示勤王軍現在靡花賦稅,需先自省。

歡然道:“我徐州軍來援之時,家底儘出,現在隻剩這三萬殘兵,連軍需都湊不齊,朝廷不撫卹倒也罷了,連月糧都剝削,是何事理?”

“我意已決,先聯手做掉賀奎,奪了他那五萬精銳,再迎天子東歸陳留。”

歡然心機轉得快,衡量一番後道:“曹兄所言有理。”

後續糧草也是承擔極重。

兗州軍的糧草官按例去司州糧庫支取月糧,卻被守庫的小吏以“新例查對,暫不能發”為由擋了歸去。

這一年,確切打得涼州軍喪失慘痛。

賀奎收到信,雖心存疑慮,但自發手握重兵,並未過分顧忌,隻帶了一隊親衛便欣然前去。

與此同時,歡然、李陽佯裝糧草爭端未解,修書一封,言辭誠心腸聘請賀奎來軍中調劑。

曹孟望著麾下七萬多兵馬,心疼折損慘痛,暗自揣摩著今後須儲存氣力。

就在這劍拔弩張之際,一場軍糧風波成了衝突激化的導火索。

李陽現在根底最淺,隻剩兩萬多殘兵,滿心希冀朝廷能給些糧餉安撫,卻遲遲不見動靜,心中憤激不已。

以勤王軍跟朝廷奧妙的乾係,冇有他這個強大外力的參與下,恐怕不會那麼調和。

李陽,豫州軍另有二萬多兵馬。

隨後深吸一口氣,強壓心中的不悅,儘量讓本身的語氣保持安靜:“二位,現在我們當務之急是先處理麵前的窘境,至於迎天子去那裡,稍後再議不遲。”

董灼率軍退入函穀關,在長安一帶大肆屯兵,對司州虎視眈眈。

他身後的親兵們齊聲擁戴。

曹孟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

實在他早該退了。

勤王軍內部,本就是各路諸侯臨時拚集,開初大敵當前還能勉強維繫。

曹孟出了宮門,神采陰沉得能滴出水來,轉頭看向一樣滿臉憤激的歡然與李陽。

現在戰事稍緩,衝突便如暗潮湧動,漸次浮出水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