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取功名算是完整有望了,出於餬口所迫,在一家富戶當了個私塾的教書匠。本想能夠定下心來混口飯吃,這軍閥混戰期間弄得民不聊生,民氣惶惑,隻得帶著嬌妻、兒子逃往江南。流亡途中,十二歲的兒子抱病就花了很多銀元,孩子終究還是短命了。持續往南逃途中又趕上了劫匪,又搶走了兩口兒身上統統值錢的東西。
船泊岸後,鄭振林拍了一下老頭的肩膀喊道:“杜老伯!堆棧到了我們下船吧!”
梨棠縣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桃花江穿城而過,江的兩岸商店鱗次櫛比,紅燈籠、招牌、黃子高懸。大街冷巷,柳枝輕舞、竹葉翻飛。街邊結棚張燈,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銀樓綢緞、茶社酒館、日用雜店、風味小吃、花市菜場比比相連。街上橋下,人來船往,熱烈不凡。挑擔提籃,穿街走巷的小販叫賣聲,聲不斷耳。江中蓬船輕搖,櫓聲不竭上高低下,來往穿越不斷。
“兄弟!風月堆棧還遠,你就忍住性子坐等吧。”說話的人是一個與他同業年紀約莫六十好幾的老頭,這小我個子矮小,一張尖臉上長著一雙小眼睛,一個蒜頭鼻子,嘴角生有幾根稀稀拉拉的黃鼠髯毛。這老頭看上去蔫兒吧唧的,實在他是個老滑頭,骨子裡卻比猴兒還精,畢生自家設謀運局,為非作歹。
忽然,船家高叫道:“兩位客人,風月軒堆棧到了。”
杜老頭醒來,揉揉眼說:“堆棧到啦。”
鄭振林看了他一眼,冇有應對他,隻是低頭感喟。老頭見他滿臉笑容也冇再說甚麼,隻是把菸袋拿出來,裝了一袋煙本身“叭噠,叭噠”的抽起來。約莫過了半個時候天氣垂垂暗了下來。老頭和鄭振林都在船裡睡著了。
錢大戶惱羞成怒地罵道:“你個龜孫子,看你文縐縐的,本來是你媽個假道學(偽君子),你偷我女人的東西清楚是不懷美意。來人!給我把這個冇臉冇皮的王八蛋趕出去。”
鄭振林指給他看說:“你老看那裡。”
杜老頭起家給了船錢,清算好行李,背起一隻小木箱就下了船。鄭振林右手提了一個布包,左手拿了一把油紙扇跟從杜老頭朝風月軒堆棧走去。
鄭振林運氣乖張,在滿清時,他本想從仕宦途中冠裳內裡馳逐繁華,奔趨利名。十年寒窗的苦熬,終究考取舉人,當他方纔見到了一線曙光的時候,跟著科舉軌製的拔除和反動暴風驟雨的鼓起,滿清王朝滅亡了。他這個舉人的身份莫不被人報以冷眼挖苦,乃至嘲笑。這類如同曇花一現的名譽,害得他和家人,狗咬豬尿泡--空歡樂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