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外人,也不消甚麼分桌坐了,就在阿青家的堂屋裡頭擺了年夜飯,幾把椅子團團圍著桌子擺開。
那道豆腐特彆都雅,白玉似的一整塊豆腐浸在淺淺的清湯中,上麵蓋著金黃的雞蛋絲,翠綠的青瓜絲,另有切得細細的整齊的火腿絲。紅黃綠襯著上麵的玉白,讓人都不忍心下箸了。
一頓飯吃吃說談笑笑,小山還跑到內裡去放了一整掛鞭炮,阿青和大妞捂著耳朵在視窗笑著看他。小山喝了點兒酒,有人給他加油他更來勁兒,把散炮一個一個點著了拋到空中去,樹梢的積雪都被震下來,小山從速躲開。雪粒鑽進他的脖子裡頭,冰得小山不住的怪叫。
“彆淨吃那涼的,小女人家,吃冷食不好。”吳嬸給阿青盛了一碗湯:“快,喝湯。”
過了年,小山就盼著正月十五,舞龍,鬥燈,吃湯圓,看戲。鎮上幾個大姓宗族兌了錢請了戲,連演了好幾天,小山每天不拉的疇昔看戲。阿青去了一次,前麵嫌冷就不肯去了。到十五正日,大妞來邀她去看燈。
小山特彆喜好那道扣肉,張伯則先一步扭掉了魚頭,吮得滋滋有味。吳叔偏疼排骨,吳嬸則舀起了豆腐。
過年是可貴安逸的日子,特彆是外頭天寒地凍,出門也無處可去,鎮上的人除了在家裡貓冬,也就是相互串門拜年。
平時吳嬸不給吳叔酒喝,就算給,也隻是一星半點,讓他嚐個味,向來冇有敞開了讓他痛快喝過。這藉著過年,另有張伯的麵子,吳嬸也不攔著,阿青笑著起家,把燙好的酒端過來。張伯擺擺手說:“不消你斟,你坐你的,做了這麼些菜也夠累的了。讓小山來倒酒。”
她們也有本身做的燈,阿青做的是一盞荷花燈,大妞做的是兔子燈。她們平時也有幾個年紀附近的玩伴,大師都帶了親手做的花燈出來。另有個女人在燈上寫了謎語,請大師一起來猜。阿青把領子豎得高高的,擋住夜間的北風。大妞不怕冷,麵龐被風吹得又紅又亮,笑聲特彆開朗。
大妞內心第一個動機是,阿青姐可真美。
鎮中間搭的戲台子那邊特彆熱烈,人聲喧嘩,公然有很多在那邊賣零嘴做小買賣的。阿青買了點糖花生,讓小販包了起來籌算帶回家,大妞則買了一把薄荷糖,一邊走一邊吮糖。
阿青應著:“曉得了娘。”又問吳嬸:“內裡必定有賣零嘴點心的,娘要不要我捎點甚麼返來?”
屋裡炭盆燒得旺,熱得連襖都穿不住。阿青淨揀涼菜吃,吳嬸看了她好幾眼,在阿青又夾起肚絲的時候,吳嬸按住了她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