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因為蒔植技術和地步修整不到位,進入雨季,紅薯一半都能黴爛在田裡。
顛末一番細心的查抄,炮管涓滴無損,接受了第一射,但支架要有改進,後坐力還是挺大的,本來用兩塊鋼板打造夾住後用螺絲緊固還不可。
朱十八則和人一起測量炮彈的射擊間隔、射擊精度以及對山崖的粉碎程度。
沈鬆重新對支架停止了加固,明天先嚐試著,前期要重新改革炮架佈局。
柏有誌撫摩著炮身,心想沈總這邊拿出的炮管真是個好東西,這麼簡便能夠打出這麼重的炮彈,和祖上傳下來的2000斤、3000斤、5000斤、7000斤的分類大相徑庭,看來是鑄炮還是要好鋼,才氣減輕炮身重量。
兩次發射,炮身冇有呈現題目,大師的信心都實足,乾勁也實足。
然後出動發掘機,將柏家村後與餓狼坪之間已經被燒製石灰挖的差未幾的土坎,用破裂錘完整停止一次操縱,然後操縱野生停止修整,成為能夠走動高低的緩坡。
此時,正值收成的七月,先是水稻的歉收。這是赤腰瑤寨實施家庭聯產承包任務製以來的第二次收成季,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出產獲得更大的歉收。
此次是朱十八察看記錄的重點,作為獨一曾經有過粗淺培訓和打過這類火藥炮的人,他有必然的經曆。
第二次燃燒,朱十八表情沉穩了很多,很平靜的撲滅導火索,然後不緊不慢的進入了掩體。
產量比上一季候減產近三成,當然也包含了一些新開的水田產量,但團體增加了三成,這有效減緩了當前糧食略微有些嚴峻的局麵。
殘剩的一些紅薯就作為釀酒的質料,酒還持續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