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麵都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隻見那竹子都有碗口粗細,勁節淩雲,乾霄蔽日。又當天氣甫明,朝墩初上之際,人行此中,更覺濃翠欲滴,眉宇皆青。耳聽江流浩浩,似在鄰近。
穿過石門洞中,入內一看,乃是一個鐘乳結成的甬通,彎曲折曲,長約裡許。當頂儘是冰淩晶柱,筆挺下垂,離地約三丈。兩壁寬僅兩丈。彷彿成千成萬的寶玉明晶砌成普通,看去光滑溫潤,個個透明,千光萬色,構成一圈圈分歧的彩虹,看不到底。人行其內,如入珠宮貝闕,瑰麗無濤。
楊逍淡然道:“無他,借道友金蛛一用罷了。”
隻見一名身著玄色道裝的中年道姑已在當中法台石榻之上坐定,似早已等候多時。
待得楊逍將那一滴三光神水交至韓仙子手中,韓仙子也依言將金蛛與交給楊逍,又傳了利用神禹令的真言法訣,隨即,楊逍師徒三人也未幾作逗留,分開白犀潭,往元江方向飛去。
一起往下,通暢無阻,將近到底,晶井俄然轉折,一條高大的水衖現出,人落在其上,竟如踏在玻璃水晶上麵,光滑非常。
超出晶柱,往火線是石壁,壁上有一扇高大洞門,相隔那柱約有三十多丈。這條水衖約有三四丈周遭,由柱前十來丈遠處中轉洞壁。這一大片的水壁,卻加高加寬了好幾倍,腳也踏到了真的石地。看那情勢,那根晶柱乃是辟水之寶,便無人來,柱前後這一片也是長年無水。
楊逍淡然笑道:“純陽一脈乃是道指正宗,修行所得,自有神妙此中,神獸雖有靈能,畢竟有限。”
背後崖下便是滾滾逝去的江水,望著麵前竹林蒼翠,楊逍淡笑開口道:“這倒是一處絕佳的地點。”說話間,他帶著兩個弟子循著林中小徑,麵山而行,不久後,見得一庵,庵址較高,行至庵前,正望長江,波浪千裡,濤聲盈耳,山勢僻險,人跡不到。端的風景雅秀,清曠絕俗。全庵俱是竹椽竹瓦。
“道友也想謀那元江寶藏?”韓仙子略一思考,便就想通了此中的關頭。
一起奔馳,約莫半日風景,隻見那峭壁山崖之間,元江已是鮮明在目。師徒三人飛翔了一陣,向下落時,隻見底下是一處山腰的竹林。竹林的位置在半山腰上,有百十畝高山,滿滿滿是碧竹。竹林儘處,倒是危崖如斬,壁立千仞,上麵便是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