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北陵等在帳外,嶽威本想讓他一起參與,被他婉拒,似這等將軍之間的明爭暗鬥,他自問還是少參與些的好。
火營將士來報,隧道已通,林鉤與武蠻勝利潛入襄硯,慕北陵大喜,忙親去奉告嶽威。嶽威遂調集眾位將軍中軍決定。
皇甫方士點頭道:“若無尉遲鏡互助,此法難行。”頓了頓又道:“倘若尉遲鏡真過來邀郎將議決此事,郎將可將姑蘇坤七人帶上。”
他昂首悄悄環顧幾人,見都眉頭緊蹙,思來想去,還是不說的好,一來本身並無太多的話語權,二來這裡固然看上去是高傳穩坐首將,但魏,秦,田三人也各懷心機,將心不齊,兵家大忌。
武蠻見慕北陵臉頰酡紅,隻道他是氣血攻心,忙靠近前體貼道:“你如何了?”
慕北陵點頭道:“部屬臨時隻想到這些,如果林鉤能打通隧道,我們就能奧妙潛入襄硯,與其苦想破城之法,何不乾脆讓襄硯不攻自破。”
嶽威將信傳於慕北陵,慕北陵展而細看,見其上書曰:“夏涼有軍二十二萬,東門兵八萬,西門兵五萬,南門兵五萬,其他皆矯捷所用,賊將驅城中百姓於門內,戰起,百姓做炮灰,攻之不得。”
用過早膳後,慕北陵隨即去找嶽威,奉告隧道的事情有下落,嶽威聞言也是大喜,遂又領著他來到中軍帳中,此時高傳方纔用過早膳,聽聞此時,喜上心頭,連連讚歎慕北陵,慕北陵卻道這些美滿是林鉤的功績,高傳又讚林鉤是可貴的人才。
嶽威皺眉說道:“此法聽起來可行,但要讓城中百姓暴動何其困難,你可有安妥體例?”
三今後,中午。
拜彆回帳,慕北陵將尉遲鏡信上所寫奉告皇甫方士,皇甫方士聽完說道:“戚樂此人,不似豪傑卻似梟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拿百姓做擋箭牌,此事若傳出去,東州大家得而唾之。”
慕北陵會心,拉過武蠻林鉤問道:“現在襄硯環境如何?”
慕北陵也拜下。
孫玉英每日還是早中晚三頓飯親身與人送來,一來二去二人乾係倒密切很多,冇了之前的難堪,多了幾分含混情素。皇甫方士看在眼裡,喜在心頭,隻道慕北陵若能與孫玉英結為連理,在這西夜朝便也算有了大的背景,將來行事便可不再顧忌太多。
二人行至偏僻處,慕北陵道:“部屬有一計,隻是利用起來非常費事,並且不必然能勝利。”
慕北陵道:“還請先生詳細道來。”
皇甫方士道:“這就要嶽威是否至心助你,他若至心,自會將你的建議奉告尉遲鏡,尉遲鏡此人雖為西夜老將,但為人剛正不阿,喜納諫,想來會接管這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