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卻怎得又跌跌撞撞跑回這屋裡?端的是又記不得了。想是這貨色,應在跌到之地,半夜時分,又下著大雨,想是冇人拿去。雖是不識得路,但貨色丟了亦是不得了之事。”
墨客尋聲而望,隻見那櫃檯前麵,站著這店小二。這店小二,濃眉大眼,看身上結實得很,穿一身粗布短衫,頭戴一頂六瓣瓜拉帽。墨客聞聲有人說話,心中便結壯了很多,趕快跑上前去。
這老墨客自言自語道:“我倒是想起一些事來。久讀文史,閱覽群書乃是我平常所做,但幾十年來,似從未考取過功名,更與那繁華無緣。止是,我記得疇前在南邊某地餬口,但看這屋子內火炕,乃是北方纔有。我又怎會毫無知覺,行了這千裡之遙?”
被這饑餓差遣,這墨客又是來了精力,頂上雨傘,分開本身小屋,跑向那堆棧。果不其然,那堆棧還開著門。藉著閃電之光,見大門上木匾額之上大書“神玉堆棧”幾個大字。店內,暗紅色之油燈,亦是忽隱忽現。外邊酷寒砭骨,饒是呆不住了,書不管不得很多,看也不看,便大步衝進店去。心機,終是尋得個乾爽之地,想是又有潔淨桌椅,熱茶熱水,還可坐下安息一番。來至店中,四下一看,倒是驚得目瞪口呆。本來,這堆棧當中,外堂乃是一個飯莊,擺著幾張桌子。這每張桌子之上,竟坐滿了人。
墨客道:“便是倒在這裡了,我倒是產生了甚麼事情,如此寬裕?”
東叔笑道:“如此小事,還謝我做甚,但吃無妨。”回身又對小鐘子道:“我便歸去了,這裡之事,你好生顧問。”
墨客道:“看我這一身寒傖,好端端的衣服擺在這裡,卻不去穿他。且先換身潔淨的再說罷。”
隨即,拿出木箱,這木箱卻並不重。細心一看,本來開口衝下,早已是一隻空箱。墨客暗想不好,這箱中之物,定是被人拿走,若丟了這物,好似又有性命之憂。再撿起中間鐵盔,看看亦無其也非常之相。便放入木箱,抱起以後,便朝那方纔所住空房走去。
店小二亦是心煩,道:“端的冇有,卻彆處尋罷。”
本來,這老者名叫東叔,店小二名叫小鐘子,墨客亦是全記下了。
止走出幾步,便考慮不對。這盔甲、刀劍、火器,乃是朝廷明令製止官方所用之物。如果本身身邊有一盔,便是有了謀逆之嫌。如此一想,墨客便想這將箱子拋棄,轉念又一考慮,這箱子、鐵盔,乃是本身所能記起的幾件東西,如果丟了,想是對本身倒黴。便還是將這二物帶了歸去,來至院落當中,尋得一把鍬,三下兩下,在一樹旁挖了一洞子,將這鐵盔又用一方巾包好,好生放於木箱以內,藏於洞中,上麵又蓋好泥土。若不知事者,還真尋不得。待墨客做好這事,再站將起來,倒是頭重腳輕了。腹中饑餓難耐,想是好似二日已粒米未進。墨客考慮,如果再這般餓下去,想是必死無疑,還得尋個處所吃此飯來。可這半夜,哪另有開門迎客之店鋪。忽爾想起,那邊似有一堆棧還亮著燈,想是還在迎著來賓,這堆棧凡是整夜備有吃食,去那邊吃上一些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