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路,來往便利了,兩個部落間相同的機遇也多了。
熊雨一邊說著,一邊帶著草部落的人實地操縱,“這些剝下來的麻皮,要掛起來才氣晾的乾,而剝完皮的麻桿,也能用來紮籬笆,製止你們養的雞鴨逃竄,還能用來燒火做飯。”
在各個部落援助扶植的人歸去前,張洪曾讓各個隊長都來認一下,一些植物、礦石的模樣,並承諾如果發明瞭這些,先彙集一部分,如果是熊部落需求的,能夠跟貿易隊說,而不管這些東西是否有效,貿易隊都會給一些東西當作互換。貿易隊把東西帶回到熊部掉隊,給張洪看,張洪如果感覺有效,就會開出一些互換的前提。
草根刹時糾結了起來,部落現在最缺的就是食品,但是他不想用這些麻換,本身部落四周的樹林很多,能逮到一些小植物,還能彙集到很多的果子,他最想的還是能換一些顛末熊部落馴化的雞鴨,草風帶返來的雞蛋,他也吃過,跟田野的鳥蛋味道差未幾,但養的雞每個月都能吃到雞蛋,而田野卻不是如許。
部落裡忙著開荒地、栽樹的時候,熊雨、熊欣各帶著一支步隊,沿著夏季的線路,順次拜訪著沿途的部落。
顛末商定以後,熊雨和草根便定下來,承諾在一個月後,讓熊雨他們過來拉這些麻,趁便帶一些雞鴨和羊,讓他們學著養殖。
“我們部落對於麻的互換是如許的,”熊雨將臨行前張洪交代的互換前提說了一遍,“麻的話,剝好的每100斤能換鹽一罐,粟米5斤,或者肉乾2條或鹹魚20斤,當然,也能夠換成獸皮衣服、陶器、石頭東西這些,乃至你要換幾頭驢子、山羊,或者雞鴨,隻要有充足的麻,那也都能夠換。”
而一畝地,草根他們隻用了不到半個時候的時候就割完了,即便算上剝麻的時候,在一個時候內裡,就能獲得250公斤的麻,遵循熊部落的兌換代價,能夠換上10斤重的肉乾10條,而這50畝,就能換250條肉乾,共2500斤重。
熊雨來到堆成山的麻捆前,從表麵看的確很像,用手摸了一下,然後撕下來一條纖維,放在麵前辨認,也恰是麻。
“哦,差點健忘了,”草風一拍腦袋,“幫襯著說話,差點健忘閒事。熊雨哥,我帶你去看看,這些是不是熊洪族長跟我們說的黃麻。”
這麼多的肉,如果打獵,起碼要打到一群幾十隻羊或者十幾頭野豬,並且喪失還不必然能製止。但割麻就幾近冇有甚麼傷害,除了被麻茬戳傷外,幾近冇有甚麼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