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_第47章 植物選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很多其他部落有些機警的族人,已經在向熊部落的人探聽種地的一些體例和技能了,這些天的田間辦理,很多部落也都參與出來,他們現在最想曉得的,就是犁地以後的播種環節。

顛末族人遴選過一遍,留作種子的粟,終究從公斤內裡,隻篩出來2000公斤。

此中有很多人挑選直接問張洪和熊巫。

巫則趁著這個時候將本來不如何起眼的蘑菇大棚給擴建了一下,除了野生的蘑菇,本年修建圍牆期間族人所吃的蘑菇,百分之九十都是來自這裡。

而本年收成的粟,這20畝產出的粟粒,每株幾近都比中間粟田裡的要結的多。粟粒歸倉的這段時候,張洪安排了熊槐帶著部落的幾小我,一向在不斷地篩著種子,隻要被這類特製的篩子篩上一遍,留下來的便作為種子,被謹慎地儲存在陶罐中,張洪本人更是每隔幾天就會來看一次。

可種地不一樣,地盤就擺在那邊,隻要支出幾個月的辦理,收成是能夠預感到的。

本年新栽種的各五十多畝菘和蘿蔔,也快到了收成的季候。

在族人已經能夠吃飽的環境下,能夠豐富部落營養的食品,都會被張洪操縱起來。

如何晉升蘑菇的產量,倒是有些體例。

如許顛末幾年不間斷地優當選優,是有能夠讓畝產達到秦漢期間的程度,乃至能夠更高。

東岸沿著小溪,往北新開了600多畝的地盤,這300多公斤,將會有一半,在這兩天被撒到新開墾出來地盤上。

遵循如許的體例,秋收後的半個月,共植樹200多畝,將本來被山火摧毀、又被砍掉大樹的山林,又種上了各種樹木。此中桃樹、林檎、杏這些果樹產量高,口味比較好,有120畝種這三種,剩下的都種其他生果,另有一些能夠食用的樹木,比如香椿、榆樹這些。

張洪這幾天就帶著人四周挖這些小樹苗,連同根部的泥土,都給移栽到圍牆西麵,那一大片方纔砍完樹木的荒地上。

在收成以後,每小我都嚐到了粟米飯的滋味。

砍完的樹木,大一點的樹根都被挖了出來,在這些堅固的泥土上,沿著直線,每隔一段間隔,便挖個小坑,將這些樹苗栽在內裡,然後填土、澆水,並把多餘的樹枝和葉子給砍掉,讓樹根的承擔小一點,更輕易存活。

除了這些植物的種子,張洪還讓人移栽了很多果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