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蒙元鐵騎縱橫歐亞,終被徐常雄師逐出漠北;金國完顏氏逞凶江淮,終為嶽韓雄師破其巢穴。今爾等殘暴更甚蒙元,頑抗何及女真?若執迷不悟,必蹈齊爾哈朗、阿濟格等輩身故族滅之覆轍!
今予爾等最後通牒:開正陽門,素服銜璧,率八旗宗室文武出降。我軍保爾等性命無虞,宗廟得祀。若仍欲效螳臂當車,待我重炮破城之日,必以爾等首級祭奠天下之冤魂!
就像一個在海上藉著木板漂流多日,即將淹死之時。俄然看到了一條船上有人向他拋下了一道繩索。此人大喜過望,遂放開木板向繩索遊去。
據我察看,我軍當中獨一有才氣與招討軍對抗的隻要由上三旗構成的三萬禁軍,以是臣弟要求將禁軍儘數調撥給臣弟批示。”
《勸多爾袞投降書》
多爾袞躊躇了一下後承諾道:“同意!”
而此戰我們退無可退,一旦失利就將跌入萬劫不複的地步。按照火線標兵的回報,朕估計最多再有七天,招討逆軍就將來到北都城下。
天兵已至,勿謂言之不預也!
我愛新覺羅家從給大明當狗,前前後後支出了多少心血?捐軀了多少人馬?才換得當今傲視天下。
不過因為顛末端駱養性的洗濯,投降派的力量比前次小了很多。在朝廷上的聲音也弱了很多。是以清廷的朝會上,多爾袞終究點頭抵當到底。
此戰我們必須打,並且必須打贏,故此戰朕意命多鐸為主帥。至於其他將領人選另有詳細的作戰打算朕想與大師會商一下。”
實在多爾袞早就推測山海關必定守不住,他之以是讓唐通守在那邊,目標是為了儘能夠的遲延時候,好讓他集結天下兵馬在都城以東的大平原上,與招討軍決鬥。
多爾袞暨八旗諸將:
而你,東南來的海盜,妄圖僅憑兩代人的堆集就進取天下。為甚麼?為甚麼?我不平!當今就算拚的粉身碎骨,我也要與你一決高低!
但是現在鄭勝利卻給他們留了一條路,那就是當即投降,可免一死。
不過因為多爾袞四周集結兵馬,駐守在四川的八旗軍也被調了返來。李定國則趁此機遇擊敗了貴州的孫可望後,回師四川,擊敗了駐守成都的綠營兵重新奪回了四川。
清廷則再次分為了三派,以蒙八旗為主的投降派,以漢八旗為主的抵當派和以滿八旗為主的扭捏騎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