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富二代_第177章 塔山阻擊戰(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吳三桂本來還想在炮火籌辦過後,當即號令藏在彈坑裡的八旗兵開端衝鋒呢。但現在看來,隻能在派一波炮灰上去了。

火力密度的晉升,也使得設備了這類步槍的軍隊,能夠采取散兵線戰術,而不必采取傳統的三段擊戰術了。

射擊前起首要向前鞭策槓桿,翻開從槍械後部的彈倉後,直接裝入一發金屬定裝彈,隨後再合上槓桿封閉槍膛,便可對準射擊。

策動打擊的是吳三桂部下的500名綠營兵炮灰隊。這些炮灰推著楯車徐行向招討軍的陣地靠近。固然在行軍的途中會時不時的被剩下的地雷炸死,也會被飛來的野戰炮炮彈打傷。

這顆地雷直接炸死了兩名炸傷了一名吳三桂部下的嫡派兵士。吳三桂的嫡派軍隊,實在就是當年剩下來的仆人兵。每一個都是經曆豐富的寶貝疙瘩,死一個吳三桂都得心疼半天。

劉國軒明白,隻要一聲爆炸聲的話,那就證明不是仇敵要夜襲,畢竟他已號令工程兵在己方的陣地前擺滿地雷,仇敵如果夜襲的話,不成能隻踩中一顆。把全軍叫起來戰役是冇成心義的。

並且跟從大紅夷炮進步的炮兵,還順帶著背來了很多裝滿了沙土的麻袋,堆在了大紅夷炮的前麵,構成了一個簡易的弧形工事。

沙袋做成的掩體也導致了招討軍的野戰炮在打擊大紅夷炮的時候,殺傷力被減弱了很多。有很多炮彈打在大紅夷炮前麵的掩體上,固然打漏了沙袋,卻冇有對前麵的大紅夷炮形成傷害。

滿清的這類一邊架炮一邊堆掩體的做法,也是在顛末與招討軍多年的戰役後,總結出來的最好的將火炮安插到前沿陣地的體例。

因為野戰炮團的12磅達爾格倫炮火力麋集,仇敵能推動至招討軍陣前500米處就已經很不錯了,能推動至招討軍陣前的更是寥寥無幾。

那些推動至300米處後被炮火打爛楯車的兵士們很快就被陣地上的招討軍,用手裡的馮氏步槍和米涅步槍射殺。遵循吳三桂的安排,在本身的楯車被擊毀後,兵士是能夠向後撤退的。

不過翻進彈坑裡遁藏炮彈的綠營兵,卻給了吳三桂一個開導。隨即他命令下一波打擊的綠營兵,在楯車被粉碎後,不準後退,當即當場找彈坑埋冇。如有違背當即正法。

看著空中上被炸碎的牛馬屍身和密密麻麻的彈坑,劉國軒曉得,仇敵要開端打擊了。

直到第十批牛馬被炸身後,纔將將在招討軍陣地正麵清出了一片東西長一千米,南北寬五百米的打擊通道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