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命世子武丁居於河,學於甘盤。
冬十月,歸自東都,大事於太廟。
五十三年,帝祭於洛。
使豕韋氏複國(夏衰,昆吾、豕韋接踵為伯)。
仲丁
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
十八年,蔡夷侯薨。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毀容台。
七年,虢人滅焦。
名羨。
七十三年春正月,舜受終究文祖。
五十一年,作《呂刑》,命甫侯於豐。
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
二十一年,韓滅鄭,哀侯入於鄭。
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
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
三十二年,晉潘父弑其君昭侯,納成師,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晉人殺潘父。
西戎滅蓋。
邳人、姺人叛。
王命造父封於趙。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亳。
二十年。
孝王
十四年,晉悼公卒。
二十三年,釋商侯履。諸侯遂賓於商。
十九年,大旱。
冬十有仲春,王陟,年九十四。
元年丁巳。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
王陟。
十年,王命唐叔虞為侯。
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
二十年,景雲見,以雲紀官。
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
名更。
二十年(丙子晉頃公元年)。
殷侯複歸於商丘。
帝發
十九年,陟。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宮,諸侯來朝。
冬十仲春,桃杏華。
初狩方嶽,誥於沬邑。
薦殷於太廟,遂大封諸侯。
敬王(名丐)
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主。
芒或謂帝荒。
十三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將軍、大夫、適子、代史皆貂服。
王,殷之大仁也。力行霸道,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於小大,無時或怨。是時輿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荊蠻,北不過朔方,而頌聲作,禮廢而複起,廟號高宗。
陳僖公孝薨。
九年(庚寅,晉定公元年)。
名新。
二十五年,大旱。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約案:鹹陽天雨金,三年,國有大喪。
賜秦、晉以邠、岐之田。
湯滅夏乃至於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終戊寅)。
戎人滅薑邑。
越裳氏來朝。
八年,晉頃公卒。
義鈞封於商,是謂商均。後育,娥皇也。鳴條有蒼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二十一年,魯築茅闕門。
仲壬
十六年,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