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義_第二十六章 拉爾拉克-西帕爾-舒魯帕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BC3492年,其後代君主攻占了拉爾薩。西帕爾成為美索不達米亞新的政治中間。

七神:安的七個兒子,意味著埃拉的七種粉碎力,也是涅伽爾的助手。

“西帕爾式微了,王權轉移到舒魯帕克。”

加拉(Galla):滅亡半神,埃蕾什基加勒的部下。

西帕爾城Sippar,初為本地土著的定居點,位於阿卡德地區最北端的幼發拉底河右岸,與伊拉克都城巴格達間隔較近,漫衍在北方阿卡德地區。本地公眾信奉太陽神烏圖。建有烏圖神廟。

厥後烏爾城的統治者(月神南納-蘇恩)觸怒了主神恩利勒,恩利勒策動“大大水”毀滅南納-蘇恩的城邦烏爾。以後,埃安娜保護的烏魯克也慘遭池魚之殃,埃安娜為人類流下了悲憫的淚水,今後與恩利勒的乾係急劇惡化。在討伐祖(Zu)的內戰中,她乃至回絕為恩利勒的王權而戰。

烏帕拉・圖圖Ubara-Tutu,統治時候:240年,BC3714--3474年。

尼沙巴(Nisaba):彆名納布,是恩利勒之女,為學術和書記女神。

尼納祖(Ninazu):冥府之神,人稱“識水性者”,同時也是醫術之神。涅伽爾與埃蕾什基加勒之子。

納姆塔(Namtar):滅亡之神,涅伽爾與埃蕾什基加勒之子。

舒魯帕克城Shuruppak.初為本地土著的定居點,位於尼普爾東南,闊彆河岸。建立有主神安的神廟。

拉爾拉克城Larak,其位於底格裡斯河中遊西岸,尼普爾東北,巴比倫東南,巴格達東南。

BC3800年,蘇美爾人來到拉爾拉克與本地土著融會,開端扶植拉爾拉克城。

但此次大水有些異乎平常,以兩河大水瀑漲為首要特性,不分南北,隻要位於沿岸,就被洗濯,其幾近將美索不達米亞位於兩河沿岸的舊有的都會夷為高山。

獨一兩河中間闊彆河岸的基什、舒魯帕克、阿塔卜和尼普爾等都會或定居點儲存,以後基什開端崛起。成為今後1000多年最首要的都會。

BC3800年擺佈,蘇美爾人來到拉爾拉克與本地土著融會,開端扶植拉爾拉克城。

但實際上舒魯帕克因為闊彆兩條大河,與基什、阿塔卜、尼普爾一樣冇有經曆大水。

蘇(Zu):又稱安蘇(Anzu)、帕蘇蘇(Pazuzu),鳥精,神殿的侍衛,號稱是小輩神中的最強者,曾參與了恩利勒策動的大大水。厥後盜竊了天命牌塔佈雷特,企圖自主,被寧吉爾蘇擊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