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緩緩起家,眼中儘是猜疑與眷戀:“徒弟,徒兒雖知萬物無常,可想起往昔在此處聆聽教誨,與師兄弟們共處的光陰,心中便難以割捨。現在舊地重遊,卻不見昔日繁華,更不見徒弟與世人,心中空落落的,彷彿落空了甚麼相稱首要的東西。”
可現在,當行者再次踏上這片地盤,卻隻覺滿目蕭索。曾經繁華的靈台方寸山,已不複昔日榮光。通往斜月三星洞的路,被雜草波折肆意侵犯。那些本來整齊的青石台階,早已被灌木深深埋葬,隻偶爾在裂縫間能瞥見一角,像是在無聲訴說著疇昔的故事。
走出洞外,行者望著還是巍峨的青山,心中五味雜陳。青山還是,見證著光陰的變遷,卻留不住洞中曾經的繁華與暖和。他想起昔日的光陰,那些日子是他生射中最貴重的回想。可現在,統統都已物是人非。
須菩提目光通俗地看著他,說道:“引誘如同幻影,皆由心生。你要學會觀照本身的內心,看清這些引誘的本質。每一次滋擾,都是一次磨練,亦是一次生長的契機。若能在引誘中死守本心,便是對自我的超出。”
或許,人間萬物皆有定命,繁華終會閉幕,光輝亦會消逝。但那些曾經的教誨、交誼,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心中,永久不會消逝。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雖已落空昔日的繁華,卻在他的靈魂深處,留下了永久的印記。
終究,那熟諳又陌生的斜月三星洞呈現在麵前。兩扇洞門緊閉,門上的銅環鏽跡斑斑。曾經金光閃閃的春聯,現在色采暗淡,筆跡也恍惚不清,像是被光陰無情地抹去了光輝。洞壁上青苔肆意伸展,彷彿一塊龐大的綠毯,試圖袒護這裡曾經的熱烈。洞前的空位上,蜘蛛網縱橫交叉,灰塵厚積,每一陣輕風拂過,便揚起一陣嗆人的灰塵。
行者皺眉,持續詰問:“徒弟,可這人間引誘繁多,徒兒雖故意死守,卻經常遭到滋擾,難以做到心如止水。”
行者緩緩走上前,伸手悄悄觸摸那冰冷的洞門,指尖劃過粗糙的紋理,思路如潮流般湧來。還記得初入此地時,洞門大開,洞中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大小道人們或參議技藝,或聆聽教誨,一片平和熱烈。而現在,統統都已煙消雲散。
話音剛落,那片虛空再次出現奇特的光芒,那道金光折返返來,重新凝整合形,又是那清虛靈識竄改的行者模樣。他單膝跪地,恭敬說道:“徒弟,多年未見,此地竟如此荒涼,徒兒心中實在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