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漢_第96章 六步成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亂起杏花落,賊平梧葉飛。頓忘三伏暑,竟解萬山圍。大將傷流矢,諸軍曳血衣。先登不如此,焉得凱歌歸。”窈姬對勁地吟誦了一遍,問道:“老爺,我念得可對?”

想到這裡,明溯便反客為主,也不接那婦人的話,而是微微一笑,恭謹地向那趙郡丞言道:“大兄如此抬愛,我受之忸捏。恰好明日便要分開官亭,出發前去那京中一行,便以此情此景作上一首,也算是明辨心扉。但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兄多多斧正。”

堂內三人均是一驚。趙郡丞是識得聲音,暗想此人如何不聲不響便來到自家堂前;明溯歸恰是郡中熟人未幾,也懶很多想,乾脆把目光緊盯著廳門,看那能夠隨便出入郡丞內堂的究竟是何人物;至於那窈姬,倒也是很有同感,不由地喃喃自語道:“望門投宿……好詩啊,好濕。”不知不覺,窈姬那流仙裙下已是濕漉漉的一片,粘得讓人難受。

那窈姬也是窯姐兒習性,見明溯言語之間多有閃動,便故意挑逗一二,撒嬌地言道:“小叔高才,妾身見地得晚,不知可否為我作詩一首。”這話倒是有點過了,固然那趙郡丞正沉浸在甜美當中,臨時還未回得過味來,明溯倒不能不暗自警省。可貴有機遇來拜見一下老上官,氛圍也是非常和諧,可千萬不能被這個蕩蕩的婦人壞了友情。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世人皆是耳熟能詳。韓信從項羽那投到高祖麾下後,開初,隻當了一個辦理糧草的小官,久而久之,也就心冷意灰,便開了小差。蕭何故往與韓信的打仗過程中,發明韓信有膽有識,是個不成多得的人才,因而多次向高祖保舉,但並冇有引發劉邦的正視。此次蕭何得知韓信開了小差,頓時放下尚冇措置完的告急公事,親身策馬追逐韓信,一起上不辭辛苦,追到入夜,終究在河邊勸回了韓信。歸去後,蕭何去見高祖,以爭天下為由一再勸說高祖,最後高祖才下定決計築了拜將壇拜韓信為大將軍。厥後,韓信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連戰連勝,在垓下設十麵埋伏,一舉將項羽全軍毀滅,為高祖安定了天下。很明顯,韓信軍事才氣的充分闡揚和應用,乃至高祖能夠終究篡奪天下,從必然程度上說,同蕭何的慧眼識才,傾力薦賢是密不成分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