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蔡曄睜大了那眼,不解地轉向鄧元,言道:“《孫臏兵法》嘗將天下陣法分為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等十陣。前一陣型,吾觀之如圓陣,卻有棱角,比作方陣,亦不周正,此中每三人一個小陣,組合起來,又似那玄襄之陣,如若將前後分裂開來,倒又成了兩個倒置的錐形之陣相背迎敵。汝素領郡兵,長年伐賊,卻不知此陣可有出處?”
“既如此,倒是我忽視了,其他獨立各隊不須參與演練,天然不必考覈,然你獨立一隊,執掌長戟兵種,作為主力,參與陣型練習,天然應……”
高台左手擺開的是一個錘形之陣,中間每一個三人小組,或是兩刀隱於一盾,或是兩盾側掩一刀,攻防相濟,轉換默契。看得出來曹仁在這個陣法上灌注了很大的心血,不管是立兵伍,定行列,抑或正縱橫,一兵、一伍、一什,乃至全屯,無不將每個鄉勇最合適戰役的一麵表現了出來。毫無疑問,這類陣型一旦上了疆場,必能最大程度地促使己方諸人充分闡揚個彆才氣,同時,又能促使各種兵器產生合力,從而達到以一種強大的戰役力來打擊仇敵的陣形,終究毀滅對方的目標。
近月來,世人皆是聞鼓即進,此時見大鼓擂響,天然是敏捷迴歸本隊,分紅了兩撥,各自將那軍陣擺上。
鼓聲消歇,世人退回原地。接下來,換了那乙屯打擊,甲屯戍守。隻見夏侯淳一聲令下,遊騎頓出,及至跟前,卻被明晃晃的刀劍逼住,有那一兩騎離得近了,馬蹄都快蹬到了盾牌之上,中間兩組人手巡迴包抄過來,一個個將那手中刀劍作勢砍在馬腿之上,頓時那馬隊策馬奔出場外,倒是已然“陣亡”。夏侯淳倒也不泄氣,召回眾騎,與蘇平低聲叮嚀一二,半晌,十餘匹馬紛繁又搶了上前,倒是分紅了三批,第一波隻得二人,直奔那甲屯陣前,及那三才小陣故伎重演之時,第二波五騎又衝到了麵前,頓時甲屯這個部位一陣狼籍,陣型頓時散了開來。未待曹仁調劑到位,那第三波打擊又至,固然夏侯淵、蔡進二人皆倉促轉了過來,各率部下,管束住了那五騎,然前麵八騎倒是抽得一個空地,長驅直入,鑿穿而過。乙屯其他人馬張望了一陣,見敵陣一陣混亂,曹純、曹洪忙率人馬掩了疇昔,鄭可則在一旁批示那弓弩兵不斷地耗損著甲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