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友書齊點頭後蘇景又問道:“那是神通,不能算作劍術吧?”
“弟子落字並非咒法符篆,而是我離山戒訓。九祖訓戒埋冇劍意,弟子二十年謄寫戒訓偶有所悟,又得白師兄互助創出了這套本領。弟子悟得是律中劍意,是以這套本領應是劍術、而非神通。”
虞長老隨之開口:“啟稟師叔,我那四個弟子...咳,劍術甚麼的就不提了,但他們入門時候差未幾,幾十年朝夕相處、共同窗藝並肩修煉的娃娃兄弟,多少曉得些相互共同、相互彌補的門道,這個...您實在是虧損了,請師叔三思。”
“剩下來的彆的五個一起上吧,對我一個。”
劍羽藏於火翼當中。
離山弟子求忠求孝,若忠孝難分身,直問本心選其一,大世無美滿,求不得無愧求無悔!
友書齊又把左手一翻,亮出了一本冊子,恭恭敬敬地答覆:“啟稟師叔祖,弟子的劍不是筆也不是書,而是運筆落在這書上的字。”
離山弟子求仁求信。若仁信不兩立,舍信求仁!
第三行篆字,第三次大吼:
友書齊出劍時蘇景也出劍了,隻是劍羽隱於氛圍、飛射間不帶涓滴震驚,友書齊未能發覺罷了。
此事不是一個就能做主的,後者聞言麵露難色,轉目向任、紅等其他長老望來。紅長老揚聲發問:“師叔想如何改?”
友書齊借的不是劍勢而是‘戒訓’的名頭。他自稱‘戒訓之劍’不過是個唬人的噱頭罷了。妙手眼中不值一提,但戔戔三境的蘇景能看破這一重,就足見他對劍之貫穿很有些火候了。
友書齊敗鬥離場,蘇景卻皺起了眉頭、不曉得在想些甚麼。他是小師叔。其間是光亮頂,他愛如何就如何,彆人也不去管他,執事與主持長老再度抽簽,兩位弟子退場。可蘇景還是站在原地愣愣入迷。
筆跡漂泊,卻全無進犯之意!
說到這裡略加停頓,友書齊又持續道:“啟稟師叔祖,弟子修為粗淺,本來遠遠不及之前與我相鬥的諸位師兄,他們敗於我手,皆因我占了個便宜......弟子的劍因九祖所立戒訓而來,統統離山弟子皆受統領,是以他們贏不下我。”
不止對蘇景,前麵快一個月的比試中友書齊每打一場,之前都會把這個事理給敵手講一遍。離山戒訓高高在上,長輩弟子對此大家心胸畏敬,劍宗界內怕是再找不到這麼好的攻心題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