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賢後_第三百零四、指婚(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不知陛下想給臣哪個孫女保媒?”姚思廉一臉謹慎的問,他有三個兒子,共有六個孫女,冇出閣的孫女另有兩個。

“甚麼時候的事?”長孫皇後一聽,下巴差點掉了下來。

“芷娘。”張氏瞧得盜汗直流,這孩子真是抽風啊,在皇前麵前也涓滴不知粉飾本身的脾氣。

平陽公主是大唐百姓心目中的巾幗豪傑,是當朝無容置疑的第一公主。

小小年紀,文韜武略,樣樣皆有乃父之風,大師都說他是擔當了駙馬和公主身上的統統長處。

就像姚思廉想的一樣,柴哲威確是個香餑餑,他出身,家世就不消說了,關頭是品德也出眾。

但是敬佩她的人多數是官方百姓和行伍之人,京都貴女固然冇人敢群情誹謗她,真正內心欽慕的並未幾。

“娘娘,固然我們女子自小所受的教誨是以貞靜賢能為主,生來就應當居於後宅,可平陽公主卻用本身的行動奉告大師。”

姚三自是大喜過望,緊接著就把這個好動靜奉告了老婆。

再加上他的家庭又簡樸,冇有內裡那些人家的烏糟事,如許的半子,的確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如許的功德,怎的俄然就落到自家閨女頭上了?

“就,七八日前,那天我和幾個軍中朋友出去踏青,正都雅見幾個貴女在郊野跑馬,此中有個小娘子的騎術特彆出眾......”柴哲威被長孫瞪得心頭一慌,趕緊開口解釋。

無它,貴女們已經風俗了男主外女主內的籠中鳥的傳統形式,她們臨願窩在家裡,做一隻被男人榮養的金絲雀,任勞任怨的幫著男人打理後宅。

不過,她還是籌辦先問問柴哲威的意義,仲春十六,將這孩子召進宮來。

“女子隻要情願儘力,情願從後宅走出去,也是能夠和男兒普通建功立業,馳騁少場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