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天下_第十七章 名妓曲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昭道摸著髯毛,笑道:“薛大師是中曲名妓鄭舉舉、薛都知與顏都知彆離是薛楚兒、顏令賓。這三位獨占青樓鼇頭,被稱為長安三大名妓。”

兩隊禁軍將士中間,則徐行走來了一個器宇軒昂的年青人。他身穿圓領紫綾袍衫,頂戴折上巾襆頭,腰帶十三銙玉帶、旁佩紫金魚袋與金裝刀。他模樣非常清秀,行走間長袖飄飄,雍容嫻雅,確有一股過人的風采。

歌詞香豔唯美,而歌女的聲喉則清柔如水,有如幽蘭飄香,令人大為心醉。

隻不過這類新體詩歌,尚未構成一種真正的文學情勢。約莫到中唐期間,墨客張誌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開端寫詞,才把這一體裁引入了文壇。

李昭道哈哈大笑道:“她是嗣霍王李暉家的歌舞伎,名喚鄭淨持,本來便是長安馳名的琵琶妙手。”

待場下致敬結束,李俶舉盞微呷一口後,微微一笑:“金徽玉軫,鸞吟鳳唱,鄭大師的琵琶技藝的確到了入迷入化之境。霍王叔真是有福分。”場下一名中年男人捋須一笑,欣然應道:“廣平王過獎了。比起平康裡的薛、鄭、顏三位都知,賤妾的技藝還難以望其項背……”

霍小玉是唐傳奇裡的人物,她本是霍王府庶女,後淪為藝妓,與王謝出身的新進士李益相愛。隻不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這李益倒是負心漢,在高就後遂與霍小玉斷絕來往。後有黃衫豪客挾持李益到小玉家,霍小玉曆數本身的不幸和對方的負心後,長慟數聲而絕。後李益因小玉冤魂作怪,三娶皆不諧,畢生不得安寧。

金釵釵上綴芳菲。海棠花一枝。剛被胡蝶繞人飛。拂下深深紅蕊落。汙奴衣。”

台榭上的牙板三聲輕擊,隨後就是琵琶聲起。能在這類場合操音者,自是琵琶妙手無疑。隻見不遠的台榭上,有道恍惚的才子倩影。她橫抱琵琶,纖指輕撥,立時蕩起無數顫音。

李昭道說到這裡,神情有些高傲,旋即又變得臉紅。他成為薛楚兒的入幕之賓倒是不假,可惜同為入幕之賓的另有十多個士子。一群風騷名流坐在那邊聽著她唱歌,連個臉都冇看清楚。當真印證了後代那句“可遠觀而不成褻玩焉”的名言。

“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隻隻鴛鴦語。灼灼野花香。依依金縷黃。

世人分賓主坐下。李俶環顧世人,舉盞笑道,“本日孤作東,聘請諸位朱紫才士相聚曲江。先請諸位飲滿此酒!望各位能不醉不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