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振奉承笑了笑,扯著喉嚨嘶聲唸叨:
謝雲聽到“韓滉”這兩個字後,心中頓時掀起一股不小的波浪。韓休當然一時名相,而韓滉倒是青出於藍。
謝雲微微驚詫,旋即撇嘴一笑,將頭扭了疇昔。
場下頓時傳來一陣掌聲,即便是一些老成慎重的名流貴宦,也很有點頭讚成之意。
“好個‘年大哥向江城寺,不覺東風換柳條’。太沖的才華公然名不虛傳。”程元振吟唱結束,衛尉卿楊錡忍不住拍案喝采。
“辛兄多慮了。”謝雲不緊不慢道:“我剛纔看到辛兄正在抓頭撓腮,想來構思恰是漸入佳境。小弟看到辛兄成竹在胸,這才暴露戀慕且佩服的笑容。”
韓休乃是開元名相之一。此人精通詞學,生性樸重,連宋璟都是讚歎不已。厥後因與中書令蕭嵩相互爭論而被李隆基奪職。
除此以外,辛景湊那位妖女般的mm辛紫瑤也不見人影。想來男女有彆,他們並未坐在一起。
謝雲略微瞥了他一眼,旋即把目光放在他的身前身後。隻是逡巡好久也無看到楊憐兒的身影,不由有些絕望。
見韓滉大出風頭,中間一名年青士子也是坐不住了。他走參加***手見禮道,“臣蕭恒亦有詩一首,望請諸位朱紫賜正。”
楊錡既然都開口說好,那麼不好也得好。何況這首詩的確哀梨並剪,寫得很有神韻。
談笑之間,蕭複也已經伏案寫就,然後遞給了程元振。
盛唐畫聖中,鞍馬以韓乾為首,佛像是吳道子稱霸,山川以李思訓第一,人物畫則首推韓滉。唐人把他的畫技定在“神品下”的風致。簡而言之,他在丹青繪畫上的成就要比麵前的李昭道還高上一階,直接是跟李昭道的父親李思訓並駕齊驅。
李昭道輕咳一聲道:“當年侍中裴光庭病逝,蕭嵩以為韓休生性溫和,易於節製,是以保舉他拜相。不料韓休主政後,樸直不阿,對蕭嵩的定見多有改正,是以與蕭嵩反麵。十多年下來。這兩家後輩也是相互暗鬥明爭,相互麵和心反麵。”
這可真是仇敵見麵分外眼紅了。
楊錡是楊貴妃的堂兄。他客歲娶了李隆基與武惠妃的女兒太華公主,官拜銀青光祿大夫、保衛尉卿、駙馬都尉,幾近可算是“楊家五貴”的領頭人物。
當年的“王謝袁蕭”便剩下蘭陵蕭氏一柱擎天。而相較之下,陳郡謝氏卻早已家業殘落。謝雲心有感念,不由黯然生傷。
現在盛唐第一名將王忠嗣、戶部尚書裴寬、劍南節度副使郭虛己,已故左相、河西節度使牛仙客都是出自他的門下。乃至安祿山的義父老下屬張守珪也是受過他的大力汲引。當年張守珪唱空城計,蕭嵩利用反間計將吐蕃國力大幅減弱,也成為了一時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