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開端加蓋著李隆基的私章,這表白這封信乃是由皇上本人收回的號令,而不是三省六部內閣票擬的決定。
如果采取撫的政策,那又為何派大人去呢?隻需派出能言善辯的文臣,許以高官厚祿便可;如果采取剿的政策,那麼便公開集結雄師前去平叛便是,如果皇上想要變更兵力停歇兵變,為甚麼不變更崆峒山一帶的駐軍?
菅洪寧這才抱著銀盒金封來到密室,將銀盒翻開。內裡是張用青藤紙寫就的信。菅洪寧將信拿出來展開瀏覽。
以是這些信使警戒性極高,不見到本人簽收是絕對不會把信交出去的。
菅洪寧聽得一頭霧水,苦笑道:“我都聽胡塗了,你說不該變更我去,但是皇上已經下密旨了,我還能不去?”尹文彬笑道:“去是必然要去的,隻是門生把事情闡發明白了,將來趕上事情大民氣中好有分寸。”菅洪寧道:“那你接著說。”
“哦?”菅洪寧不覺背後出現一股寒意,“那你猜測,到底是甚麼事情,纔會讓皇上如此謹慎。”“這個……”尹文彬道:“門生說不好。但是能讓君王如此看重的,想必是與江山社稷大有乾係。”
不瞞您說,這天下的府兵也隻要我們淄州的府兵纔有戰力,彆的州郡府兵們每日都是遊手好閒,安逸得很。以是又何必放著能征善戰的雄師不消,而集結不善野戰的府兵呢?這件事在事理上講不通。”
尹文彬低聲道:“非也,大人請想,皇高低密旨給大人,這密旨乃是銀盒金封,極難保密。皇上為何仍不肯將事情言明?而是彆的派人在崆峒等著,等大人達到崆峒後再傳口諭,可知這件事是極其絕密的,乃至,門生大膽猜想,皇上如許做一則是為了保密,二則……,門生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便是大唐高層宦海常說的“銀盒金封”,這類“銀盒金封”的發信人隻能是皇上本人,如果兵部的文信,則放在鐵皮盒子裡,用褐色牛皮紙封印。
那邊是禁軍的統領範圍,禁軍分駐陝州、甘州、肅州、晉州、蜀州,向來兵強馬壯,設備精美,號稱五虎守長安,這崆峒山間隔甘州、肅州都不太遠,皇上為何不變更他們就近行事。
菅洪寧當下不敢粗心,從速雙膝跪地接過。等簽押完文書,打發信使到驛館歇息後。
尹文彬低聲道:“太巧了。太巧了!巧地總叫人感覺二者之間有甚麼聯絡!”菅洪寧苦笑道:“這封信是當今聖上親筆寫的,是聖上傳旨叫本官去崆峒山,這劉莎父女隻是坐堂問診的大夫,他們二者天差地遠,如何會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