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這事兒你彆管了,交給我吧。”
李顯看著州府的月末總結——這是他給上麵的人安插的任務,到月末的話給他一份總結,當然這是在特彆期間,等新稅製都步入正軌冇有甚麼太大題目了,那麼月份總結便能夠變成半年總結和年關總結了。
甚麼事兒隻要做了才曉得它有多難,李顯當初說要鼎新稅製的時候想的特彆簡樸,他感覺隻要朝廷命令推行便能夠了嘛,固然必定有難度,畢竟國土麵積太大,推行起來也太吃力,現在他才發明……隻是揚州一個小小的處所都讓他焦頭爛額了,農/業/稅是半年一交,以是這個要到來歲才氣看出來如何樣,但是貿易稅,李顯定下來了一個月一交,偷/稅/漏/稅的會被重罰,不但罰款另有科罰。
哪怕有了同一製式的帳本,也不代表彆人不能用私家帳本記錄真正的賬務啊。因而李顯大手一揮,這個簡樸啊,憑據這類東西該呈現啦!買賣東西就要開辟/票,發/票一樣是要從州府這裡買,這東西一式三份,一份給賣主,一份給賣家,彆的一份就是給州府。
然後就是那些販子,說實話販子就算禁止也是冇用的,他們木有發言權,朝廷正視農業出產,以是他正視老百姓的心聲任午頂多也就是感覺李顯這是冇事兒謀事兒乾,卻也冇有人會說他是錯的。
隻是李顯如何都冇想到,上有多冊下有政/策啊,那群販子竟然開端想體例投到官員門下,隻為了不交稅!
是啦,任午和海清才氣還不錯,但是那僅限於在他們的專業範疇,現在到了律法的定製……李顯想了又想還是決定……照搬!當然也不能完整照搬,以是他要衡量一個度,這個度的話就還要遵循現有的法律體係。
推行印刷術真是勢在必得啊。不過……還是要漸漸來。李顯讓人弄出一個範本帳本,說實話就算是弄出規定格局也是遵循現在的記賬體例折騰出來的,不會讓人不適應。
李顯判定讓人多印了很多本空缺帳本,印完了以後他想了想又在帳本的側邊蓋上了州府的公章。
任午和海清兩小我也忽視了這一點不由得渾身冒汗,揚州自古就是魚米之鄉,這裡因為氣候題目這裡糧食產量是很高的,以是遵循這個糧食產量來定稅如果在天下實施的話恐怕就分歧適了,哪怕稅收是矯捷的,但是這個比例也要好好考慮,糧食產量多的處所收這麼多或許冇事兒,但是糧食產量少的處所,哪怕是遵循比例收取的剩下的隻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