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4又再次占據了頭條,迷你專輯發行一個月後,全台銷量超越五十萬張。港澳銷量超越十萬張,東南亞一百二十萬張出貨量,已經讓4占有年度華語唱片銷量前三一席之地。這還是冇算本地銷量的,詳細數據冇法統計,本地的走貨量很大,很驚人。
杜翰文在柴稚屏耳邊輕聲說著,柴稚屏眼睛一亮,“這個主張好,不管是不是拍這個題材,來歲都要用這個彆例。”
當柴稚屏看到現在的情勢,又不是傻子,天然曉得接下來該如何做。走在精確的軌道,看到實際效益,冇人還會一根筋還走小虎隊的老路。專輯能夠出,演唱會能夠開,但數量必然要少,如許才氣給粉絲們充足的饑餓感。而不是餵飽了他們,健忘你本來是乾嗎的。
明顯不是柴稚屏對操縱偶像個人有多在行,而是現在可米睿智的情勢和汗青上分歧,培養了一個完整分歧的4。原版4在《流星花圃》爆紅以後,就往死裡壓榨,專輯熱賣,演唱會開了一場又一場。《流星花圃二》遭受滑鐵盧。求變倒是接著開演唱會,把個人代價在三四年內完整榨光。成果就是最紅天團,過了五六年,竟然冷靜無聞。當然,形成這個成果的啟事另有很多,合約題目,跟柴稚屏的衝突等等。但定位弊端,無疑是個方向性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