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蹟仙蹤_第十七回 柏林觀現金虎聽經 渭水畔降河怪開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稍停半晌,老子手指奔騰渭水河說:“你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尹喜不解:“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世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以是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荏弱於水,而攻固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有為之益也。”

尹喜又就教道:“如何修行方可成仙。”老子說:“要想得道成仙,都必須具足信、願、行三個前提。”

仲春花開桃夾岸,三秋柿綴葉盈坡。

老子驚問道:“村民可有傷亡?”

老子對世人言道:“此怪物疑為巨型水獺,最早見於黃河上遊,又稱水獺、水虎、水鬼等,不知是何啟事來此地……”

尹桓言道:“仰仗月光,隻見得此中之一像隻大龜。另一個較大龜略小。”

尹喜依依不捨告彆老子,回到柏林觀中。翻開老子所贈《道經》與《德經》。整天默誦,如饑似渴。並在觀中修造老子泥像,供來人祭奠。本身則移出柏林觀,回到山後十餘裡的故裡建草菴。尹喜還自著九簡,名曰《關尹子》既高深,又泛博,深得先人所崇拜。此文今後成了道家典範之一。先人在草菴前書有楹聯一付,曰“華章九篇入百子,經文五千誦品德”。

本來,昨夜大水襲來時,尹喜叔叔尹桓並未在家中,他正在渭水河邊撒網捕魚。這渭水河在伯陽村一帶拐了好幾個彎,最大一個“S”形大彎,就在龍山腳下。昨夜尹桓正在龍山腳下河灣處捕魚,俄然那河中出現大浪,彷彿有兩個怪物在撕咬打鬥。跟著聲嘶力竭的呼嘯聲,及河岸岩石的滾落,河水猛漲,一人來高的水頭巨浪,很快便溢位河岸,朝柏林村方向湧去。尹桓見此景象,倉猝丟掉魚網,踩著冇太小腿的水流,撒腿便朝村中跑去。邊跑邊大聲呼喊:“發水啦!從速遁藏!”但是,尹桓的腿腳卻遠不及水湧疾快。待其跑進村中,大水已經在村中湧過,退去,各家房前屋後皆一片狼籍。

老子對水獺與神龜言道:“現獎懲你倆先將堵塞河道岩石清走,再於岸邊崖下開一條泄洪渠道。快去!”

老子與尹喜接踵分開伯林觀後,人們為記念這師徒二人,取老子字“柏陽”為地名,將老子命水獺與神龜幫村民挖掘的泄洪渠,喚作伯陽渠,在龍山中建老子庵,尊神祭奠。將尹喜所居草菴,定名為尹道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