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藉著方纔的筆墨紙硯將地點寫了下來,一份與蘇士貞,一份與梁繁華。
蘇士貞看天氣不早,便叫店小二取了筆墨,在酒桌之上寫了左券,一匹緞子給楊君甫一兩銀子的利錢,常貴遠再先付二百兩與楊君甫做定錢,自已做保人,三人都簽了字。三人各儲存一份兒,彆離收好,又持續吃酒敘閒話。
蘇士貞看著她,微微點頭,慈愛笑道,“經商之道端方門道浩繁,且先不急,彆把我的乖女兒累壞了,今後我漸漸說與你聽。”
蘇瑾也知蘇士貞是逗她,對勁一笑,“那楊君甫說他的緞子直接到緞子坊中起得貨。而常叔叔不是說過,現下好貨的泉源都叫大商號給攬了去?二者連絡,可知那姓楊的固然是初度經商,但是在杭州城中應當有些門路吧,常叔叔幫了他這麼一次,今後藉著他的門路自泉源起些好貨,這纔是大賺頭呢!”
待到蘇士貞與楊君甫二人走到車前,她跳下驢車,大風雅方的與楊君甫見了禮,一行人便向新城南門而去。
蘇瑾心有不滿,不過嘴上卻冇說,也不再詰問關於買賣上的事兒,一起上東瞄西看,時不時與蘇士貞說上一兩句話,倒也熱烈舒暢。
常貴遠笑道,“好,這與我但是無益無弊的大功德兒。走,這就看看去。”說著到鋪子裡叮嚀一聲,也不叫自家馬車跟著,坐上梁繁華的驢車向酒樓而去。
蘇士貞瞧出貳心中的不安,遂又笑道,“我那常老弟品德是可托地,楊小弟固然放心。這事我即從中舉薦,乾脆就做個保人。我家就在舊城北門的梁家巷子,開著一間小雜貨鋪子。楊小弟可讓家人去訪一訪我家地口碑如何。”
比及楊家下人將緞子儘數拉來後,蘇士貞起家告彆,“餘下的事都是你們二人的。為兄就先走一步了。楊小弟此次回籍多久能再來歸寧府?”
心機轉了轉,終一咬牙,點頭,“好,就按蘇兄說地辦。”
到了南城門處,蘇士貞找了家小店,請楊君甫出來稍坐,差梁繁華去常家鋪子請常貴遠。又向楊君甫笑道,“楊小弟且莫怪,因我這常老弟初到歸寧府,家人也才方纔到,我還未正式到其家拜見,不好第一次上門兒便倉促忙忙的。時已至中午,我們先在這裡用些飯食,等他來了,你與他一道去其家認認流派。”
這邊蘇瑾做著好夢,那邊兒梁繁華倉促到常家的綢緞莊子,常貴遠剛盤點完發賣的貨,正要回家中用飯,突見他來了,甚是驚奇,“但是士貞兄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