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下一拍即合,小孩子姓李,人家老爺子拿定主張,隻好如此,鮑母娘倆再捨不得也是白搭。
“我們和鮑偵探約好了的,上午1o點鐘見麵,有首要事情拜托,說是來早了在辦公室等她。請您開下門行不?”
李忠事情很忙,三天兩頭不回家;鮑丫頭整天打點偵探事務所的活,什麼樣的拜托該接,什麼樣的事不該接,均由她說了算。普通的小事她立馬就能破了,有時候還要去現場勘察,大有其母、乃師的風範,前程無量,口碑極佳,大家都說神探鮑母有了繼承人。
於是挑個好日子,吳李芳像鄉下老奶奶,把天明包在前胸,孩子的衣物打成一個包裹,背在肩上,說好了不準用汽車送,別讓人看出是有錢的人家少爺,那樣反倒不平安,她一個人絕對行。
明天吳李芳起了個大早,一個人帶著孩子長途跋涉,累的夠嗆,屁股一著凳子,倦意來了,不由自主地打起了打盹。
一個個嚇得退回原位。
“能夠、能夠,我去抱!”
當局鑒於局勢不穩,風雨飄搖,顧不得治安這一塊。小鬼子就趁機搞破壞,老百姓怨聲載道。管這件事的根基上是半公開的地下黨組織,具體負責的就是縣一級的“鋤奸隊”,各鄉鎮都有奧妙聯絡點。
“好!新諺語。平常用著“狗咬狗兩嘴毛”,現在又多了條“一嘴毛”,還是我們丫頭發明的,了不起!哈哈哈哈……”
李忠驚駭小鬼子會再來搶孩子,運氣總不會這麼好。鮑母則內疚地認為,此事皆因她而起,必然要想個妥當的辦法解決。
至於她有這方麵的才華,又特別喜愛這行當,屢建奇功,則另當別論。
“你看人家這個老頭就明事理,哪像你死腦筋!”
第十一章第一節風雨小火車之神童狗囡
吳李芳孃家在李家灶,婆家在吳路鎮,相距不遠,緊靠鐵路,處在川沙與南匯二縣交界口,交通還算便利。
這句兇話嚇住她了,頓時不知所措。旁邊那個老頭悄悄地說:“給他們,跑不了!”
兩個冒充查票的人也認出了吳李芳:“老婆子,這回不要再耍詭計了,孩子就在你手上,交給我們吧!”
“老太婆,敬酒不吃吃罰酒!不馬上交出來,別怪我們別客氣!”來人翻臉了。
菲傭殺人暨槍戰案告一段落,虧得尼娜分頭遊說、聯係,勝利地斷水斷電,才使得槍戰順利結束,功不成沒,遭到嘉獎。